隆秀花
百色市右江区阳圩中学 533032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正处于不断完善与深化的阶段,而初中语文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能,进而促使其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就结合“互联网+教育”背景来对民族地区的农村初中语文的个性化教学进行系统分析,期望全面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初中语文;个性化学习
人的发展本质是人的个性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我国教育教学日益重视个性化学习,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难度,需要其采取个性化教学策略,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然而在民族地区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多种制约个性化学习开展的因素,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所以,相关语文教师在互联网背景下,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构建恰当的语文个性化学习模式,解决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一、营造良好个性化学习氛围
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能够为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充分发挥其个性创建良好的条件。针对民族农村地区的学校而言,其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教育理念,致使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氛围相对沉闷,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充分结合“互联网+教育”这一背景,积极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此来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合作,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进而有利于和谐课堂氛围的建设;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调查、网络沟通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为课堂活动的改善与优化奠定基础,进而营造愉快轻松的个性化学习氛围;最后,教师可以在结合语文课程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参照发达地区的网络课程等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通过游戏化的活动方式来营造轻松有趣的个性化学习氛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在游戏活动中导入相关课程教材的故事内容或具体场景,并对故事内容的发展脉络进行分析,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游戏,从而吸引学生的这样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更好地投入课堂,进而完成相应的课堂任务或目标[1]。在实际开展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兼顾到全体学生,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与任务,从而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真正实现游戏教学模式与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有机融合,不仅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
二、运用情境创设激发学生个性
现阶段,情境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高质量、有效的情境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个性。
所以,就职于民族农村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积极运用情境教学法,以此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情境教学法的使用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以此来提高学生身体与大脑的舒适度,从而加强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印象,同时能够良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另外,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还需要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电子设备,从而避免外界社会信息干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个性激发。二是教师需要有效结合网络教学资源与情境教学法,以此来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充分激发学生个性。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初中语文教材内容较为有效,只能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搜寻众多优质的教学内容来帮助学生拓宽学习视野。例如,在开展活动课题时,教师可以实现利用网络为活动的开展提供生活化、实际化的素材,从而拉近活动课题相关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举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学生在学习七年级曹操的《观沧海》时,我们运用视频激活情境法,即播放相应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视频画面,仿佛就像是把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这广博的画面感,感受到了诗人曹操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巩固课堂基础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供更加深层次的、具有丰富教学情境的学习资源,以此来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激发个性、展现个性,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三、有效采用情感代入教学模式
在民族农村地区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由于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区域文化、民族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2]。为此,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方法,积极采用情感代入教学模式来打动学生,使学生深刻地意识到初中语文教材中各个文学作品的具体含义。也就是说,情感带入教学模式不是静止和模式化的,它的核心特征是从情感研究入手,牵动整个学习过程,但它必须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教师教学风格的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程度不同等诸多因素,创造和演译出不同形态的情感带入教学模式。
因此,民族农村地区的语文教师就需要明确以下内容:学生只有充分掌握个性化学习的方法,才能够真正提升教学课堂以及其自身的学习效率。首先,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如何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个性化学习的含义,并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从而为整个情感代入模式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思维的启发,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大致的思考方向,从而在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同时,加深其在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对各类思想情感的理解,从而达成初中语文教学目标。
总结: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积极开展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极为重要,所以,针对民族农村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其需要从基础的课堂教学出发,尽可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核心素养,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促进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温生林. 浅析中学语文个性化学习指导策略[J]. 新课程(中), 2019, 000(004):52.
[2] 刘金池.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20, No.209(04):1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