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静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益门中学
摘要:随着实用性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教学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多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大规模的理论知识背诵为唯一宗旨,而是更加强调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这种变化就要求相应的教学主体也应当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寻求改革与创新,要顺应当下人文素养培育的主流趋势。基于此,本文章对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
语文学科是我国教育的基本学科之一,同时也是对我国优良传统的文化的解读和渗透,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功底,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阅读能够让学生自身的兴趣、个人素养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单单能够让学生对文章中的情景有进一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加强学生的语感,对于接下来的学习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的综合能力训练不足
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考试题型以及课堂设计的欠缺,教师只是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去训练学生的“读”和“写”,但却忽略了学生的“听”与“说”。这一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综合能力作进一步的思考。还有,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不够到位,没有充分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点也跟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偏向有很大关系,需要教师在后续的改革中注重对学生思维和行为的影响。
(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缺陷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主体,而没有把学生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只是一味地让教师去教授,而没有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学生被动接受,没有参与感,没有获得感。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沟通交流,没有思想碰撞,教学过程中没有思想多元化的体现,只有单一的衡量标准和固定的答案,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缺乏科学的引导方式,缺乏精准的教学设计,不善于引导学生,不善于让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并进行适当拓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调动。
二、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设立一节阅读课,让学生阅读名著或课外书,然后开展讲故事的课程,让学生把自己阅读过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同学,老师来给学生的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价。然后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寓言故事的音频,让学生学习专业的朗读,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老师要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也体会阅读在语文中的乐趣,让学生明白知道的知识越多对自就有很大的帮助,老师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校也可以开展关于阅读的各种活动,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的比赛中,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同时也要提高阅读的质量,把有用的知识运用到学生身上,把阅读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阅读能力。
(二)开展阅读讨论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具备全方位的素质,能够将自我充分地表达出来,并不是人云亦云。传统教学模式当中,老师往往会占据主体地位,并且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往往会让学生依托参考资料来对文章进行解读,但是参考资料当中的内容并不能够将所有人的想法都概括。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鼓励学生进行讨论,让每个学生在讨论的过程当中都发表一下自己看法,因为文学教学并没有绝对的答案,同时这也是语文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在学生展开激烈讨论的过程当中,老师可以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一定的记录,并且加以研究,然后再结合学生自身的想法和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更好地提升。
(三)优化阅读教学指导
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设计,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兴趣。如何让学生对一篇文章产生主动阅读、思考、探究的兴趣,是教师永远需要思考的问题。兴趣能够启动学生的主观情感,引导学生跟随好奇不断探索文本内涵,进而产生拓展阅读、深化阅读的欲望。基于此,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应选择能够激发学生情感的方法,促使学生结合兴趣、经验与文本建立情感联系。例如,在《社戏》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以充满浓郁民族气息的社戏作为导入,让学生在情境吸引下逐渐走进鲁迅先生的文字,了解作者记忆中家乡的社戏,以及那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品味作者对故乡的怀恋之情。
(四)让课内外阅读结合
让学生阅读更多的现代作品,体会现代作品的人物情感。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学习某篇文章时把相关的资料找出来让学生去阅读。让学生阅读更多的中国名著,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要在初中这一关键时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阅读现代的作品可以拉进学生与时代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完每个古诗或每一本书时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交给老师,老师要认真阅读学生的读后感,并给出学生合理的评语。老师要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不要让读过的书白读。老师在上课的同时,也要观察每个学生的课外知识的了解程度,督促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并让他们在阅读的时候,认真分析书中每个人物的情感、外貌,每一个心理活动,表达的情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语文学习对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阅读教学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不断地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掌握自我阅读的方法,加强阅读的批注,同时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将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地开展讨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包朔明.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理导航(上旬),2021(01):24+26.
[2]张军胜.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20(24):136-137.
[3]王亚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考试与评价,2020(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