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闫爱双
[导读] 项目化学习是融探究和综合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闫爱双
        威海市望海园中学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项目化学习是融探究和综合于一体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作为驱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兼顾问题性、情境性、主动性、探究性与合作性。基于此,以下对项目化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法;初中语文教学;运用
引言
        随着统编教材的投入使用,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呢?高中“学习任务群”的提出,也为初中语文学习提供了导向和新理念,其学习的方式更可借鉴。学习任务群,将语文课程与项目化学习结合得更为紧密,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实践。
一、什么是项目化教学法
        项目化教学法指将项目化方法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教学项目而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活动,学生能参与到教学任务之中,提高自身的听、说、读、写、思能力。例如,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一个活动探究单元,教师可以让教学“项目化”,指导学生设计项目方案,并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制订计划,共同完成任务。实施流程如下:①明确项目任务。教师提出任务——组织一次演讲比赛,指导学生撰写演讲稿,让学生学习范文或阅读推荐书籍,掌握演讲时的注意事项(语气、场合、对象等),推荐学生观看演讲视频。②制订计划。学生根据演讲任务要求,制订详细的计划,教师审查并给予指导。③实施计划。将学生分组,明确分工,共同合作。每个小组要确定演讲者、撰稿者、资料收集者等,所有小组成员必须全程参与,按计划完成任务。④检查评估。活动结束后,根据演讲效果,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学生反思演讲的方法和意义。
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项目化教学法
        (一)文本阅读项目化教学
        教师可以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尤其是“活动·探究”单元进行项目化设计,探究如何将文本解读和任务教学有机结合,如何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完美融合,推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例如,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关于“新闻”的活动探究,教材布置了“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三个任务。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置一个终极项目任务,即为身边发生的事件撰写一篇新闻稿,如当地教师节的活动报道。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各组成员需认真学习有关新闻的知识,了解新闻稿的特点和写作要求,掌握新闻采编的方法,拟写采访提纲,现场采访事件亲历者,收集相关资料,拍摄现场视频或图片,最后撰写新闻稿。小组成员自行分工协作,任务完成后,学生也就基本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第二单元学习的是回忆性散文、传记。对于这一类阅读单元,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安排项目任务,如从单元学习要点提出项目任务——探究回忆性散文的特点或传记的特点,或者根据单篇文章提出项目任务——自读《朝花夕拾》,探究鲁迅散文的特点;或探究茨威格人物刻画的方法等。其他单元亦是如此,教师让学生带着任务,参与课堂,是项目化学习的基本特征。
        (二)交流:在共同研讨中走向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引发深度思考,反之亦然。项目化学习中,学生活动过程及成果展示中所进行的交流,相比较传统教学来说是非常充分的。在学习活动中,开展的报纸阅读并交流对标题的看法、对假新闻的辨析等活动,无一不是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

列采访提纲,小组成员要进行充分交流;编制新闻小报,必须对新闻稿件进行筛选,探讨的过程即是对新闻写作进一步明晰的过程。学生之间对彼此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新闻作品也要开展评价。相互评价的过程就是大家进行研讨的过程。评价的作用不一而足。一是助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和展示欲。这种来自自身内部的助推是自主学习的动力。二是明确不足,有助于学生自己改进和教师针对性实施帮助。例如,学生在新闻写作中是哪个方面需要帮助,通过新闻写作评价表,指向性更加明确。评价交流和展示,既可以锻炼学生总结提炼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有效沟通的能力,还能使学生真切体验展示成功带来的成就感;针对评价表反馈的不足,学生将接受反馈,与同伴就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对话,提高深入分析的能力。
        (三)写作教学中融入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成就感
        为了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进行习作创作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先鼓励学生完成作品的创作,然后可以尝试让学生把创作的内容呈现出来、表演出来,从而让学生可以自主地体验到自己的作品,进而给学生带去成功的体验,这样往往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在项目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模拟一个剧本创作的情境,让学生从完成创作到表演都能够独立地进行。在人教版语文九年级教材中也会涉及一些创作和扩写还有改写和缩写这样的作文内容。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这一单元就是让学生进行改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本单元给出的名著作品也可以利用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片段的改写,然后小组合作完成改写后作品的表演。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完成习作的积极性,同时在学生的合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的表达沟通能力,对学生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制订学习目标
        七下第三单元编排了散文《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小说《台阶》、古代笔记小说《卖油翁》四篇课文,以及以“抓住细节”为学习内容的写作实践活动。本单元的课文以写人叙事为主,且着眼点都是平凡世界里的小人物,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也能带给我们平凡、真实的感动。所以,教学设计中,我们以“平凡的人”为情境,期待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走进作家笔下小人物的世界,从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里,从悲喜之间,领悟他们平凡而又有意味的人生。这四篇文章,有散文,有小说,文体各不相同,期望学生能从不同文体特点出发阅读文本,体会不同叙事文体的基本特征,依托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整体思路,深入到细节中,从不同角度感受人物生动的形象、鲜明的性格特点,学习塑造人物的手法,感受平凡人物身上的精神、品格,领会作家的情感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还期望学生能从文本中走出来,于平凡的生活中,更理性、积极地看待身边的平凡人,捕捉平凡人生里那些难以忘怀的小事,用心感受,学会做人,领悟生活的真谛。由此,我们将学习目标确定为:1.阅读文本,揣摩关键词句,能简洁表述出对作品人物的初步印象。2.揣摩细节描写,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说出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3.学习作家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能表达出对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态度。4.学会选择典型事例,捕捉生活细节,运用多种方法描述场景、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结束语
        项目学习是一种目前颇受欢迎的教学模式,在九年级的写作教学中也相对的比较适用,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继续探索写作教学中可以利用项目学习的策略,全面地将项目任务和写作教学内容结合。通过开展项目学习,让学生达到知行统一,在课堂中既可以掌握写作的技巧,又可以真正地借助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杜在琴.项目化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24):84-85.
[2]陆娟娟.项目引领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启迪与智慧(中),2020(08):34.
[3]孙丛敏.项目学习在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0,37(01):55-58.
[4]刘玉玲.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11):52-53+73.
[5]裴俊芳.项目化学习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走向探究[N].发展导报,2019-06-28(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