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三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许京城
[导读] 受教学改革所影响,核心素养被语文教师所充分重视
        许京城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学071000
        摘要:受教学改革所影响,核心素养被语文教师所充分重视,教师对核心素养教育积极进行了实践。在高三,学生的语文学习进入了最后阶段,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将语文教学做好做全,属于教师考虑的关键问题。本文研究核心素养下的高三语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学策略;高三语文;核心素养
        引言: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主体受到了抑制,他们的核心素养没有培养的优质环境。而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素质及能力,发展核心素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语文,提高教学的效果。为此,教师要对教学观念尽快转变,基于核心素养,探索语文教学的科学策略。
        一、对文本深度挖掘,发展核心素养
        在高三,语文教材的知识点丰富,情感的表现也有着多类方式。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对学科特点全面把握,做好教学的规划设计[1]。教师要掌握教学的内容及进度,参考学生的学习需求、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深度挖掘文本内容,使其在掌握基础知识后,可以利用一些方法及策略,对教材蕴含的一些情感脉络充分了解,并营造教学的情境,让文本可以提高感染力,通过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发展感知力,实现核心素养的增长。
        比如,在《北京的春节》一课中,作者的写作方法独特,语言更为朴实简洁,对北京年文化的多彩丰富进行了描写。在教学中,要保障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首先明确教学的具体目标:对老北京在春节内的风俗习惯进行了解,感受春节时的喜庆、热闹的气氛,对传统的文化习俗进行理解;对作者简洁朴实的语言、详略得当且按时间顺序的这一写作方法进行学习揣摩。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本文后,使其用自己的话,讲述作者描述下的北京春节,体会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习俗。在此前提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特点,思考作者所用表达顺序的意义,分析老舍文章语言风格的独特之处,并了解其中的优势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多发表意见,鼓励他们和同学的意见交换,再由教师及时完成总结引导的活动,引导学生反思及感悟,通过文章深度分析的手段,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
        二、对教学方法创新,发展感知能力
        在教学改革的环境下,教学的传统方式,不再满足教学的新型形势[2]。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教师要避免和教育、社会的大环境相脱离,应该对学生、社会存在的需求变化提高关注,把握理解教学的内容,利用教学的恰当方式,将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师要对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灵活运用,以其改变课堂,通过恰当方式,让文本能突出内在的价值,让学生发展感知文本的能力。
        比如,在《过节和观灯》一课中,作者通过对元宵节、端午节的描写,带领我们领略了传统的民俗文化,表达了作者对人、自然及艺术有着的品位还有赞赏之情。而为将学生拉进节日的气氛中,使其对作者笔下的节日、表达的感情有所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和传统节日、节日活动相关的视频、图片等内容,在和文本结合的前提下,在课上尝试展示教学,促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着深刻体验。而参考文章内各类内容,教师可以尝试适合的游戏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得以增长。

在作者的笔下,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文化及活动,其中蕴含的情怀也大不相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忆和文本中节日、节日活动相关的事件、诗词等,再鼓励学生表达。在多彩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能利用活动体验,实现精神生活的充实,对传统文化、人们向节日寄予的美好向往加深认识及思考,让学生更自然地感知文本,使其核心素养得到锻炼。
        三、立足于教材教学,培养人文精神
        在当下的教育及社会形势下,学生了解信息及知识的途径更为丰富,这让教育教学会受到冲击挑战[3]。但是学校教育也有着线上教育等等方式无法相比的优点,完全不能被忽略,它还是学生知识获取的关键阵地。在教学中,教材属于传播知识的关键媒介,教师要对它充分重视。语文教师应该了解教材属于教学起点的地位,了解它是学生知识获取、素养培养的关键基石。为此,在教学时,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基础,对学科特性充分发挥,让教学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其核心素养发展。
        比如,在《虎丘记》中,作者描写了虎丘的中秋月夜,对个人对官场的鄙薄心情进行了表达。由教材出发可知,文章的写作年代和现在有较大差异,在经历复杂的官场后,作者表达了对官场俗物满满的厌倦鄙夷。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文本的方式,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体会作者的境界。分析文章体裁能了解,散文属于抒发情感的有效形式,从古至今散文这一体裁都受到了文人们的喜爱。从古代散文乃至到现代散文,作者们都借此抒发了个人的真情实感,这表明散文的学习,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有益。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详细解析文章,对文章描写的景色、表达的情感清晰表现,让学生在知识学习时,也能发展人文精神。
        四、明确教学的目标,分析把握学情
        在高三教学时,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让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障,影响核心素养教育。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十分关键的工作,它体现着学生的能力及素质,也反馈着教师的教学。因而,教师要对教学目标充分明确,对教学目标设计更为重视。在教学时,教师要对学情合理分析及把握,做好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让教育突出核心目标,让教育为学生更好地服务。
        比如,在《更衣记》一课中,教师要知道本文的学习,应该带领学生了解作者对中国服装近三百年来的演变看法,了解作者对时代变迁、女装关系的思考立场等等。然后,教师要对学情充分把握,让学生更好地对文章内容有所了解,让课堂可以提高质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结束语:在社会进步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步被更多教师重视关注,变成了重要的一个教学活动。在高三,学生的知识学习更为系统,即将面临高考的挑战,他们的核心素养培养显得更加重要。在教学时,教师要对教学优化提高重视,改变教学的传统观念,基于核心素养,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通过教学实况获得反馈信息,再对教学策略尝试完善,通过循环式的教学改进,让教学策略更加科学,更加满足学生能力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真海.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新探[J].新教育(海南),2020(11):53-54.
        [2]宣立岩.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改变[J].好日子,2019,000(021):P.1-1.
        [3]李月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三语文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19,000(009):64,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