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筱晗
广西都安县永安镇初级中学 530711
摘 要:本篇主要针对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方面进行浅要研究。首先阐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对学习语文学科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过程当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不足,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改善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维培养;方法探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在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得到了较大地加强。在初中教学阶段,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贯穿初中生学习文学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今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因此,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有着更高的要求。
1.注重培养初中生思维能力的战略意义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但可持续的竞争与发展,在于人才的赓续培养,而人才的永续性关键在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对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事业的主要实践者,积极配合与推动教育工作的高效推进当仁不让。语文作为百科之首,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文学素养和知识涵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提升语文教学教学效率和方法对于完善初中生的知识体系并培养起积极的价值观念起着关键作用。而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进行,最为重要的,就是能够建立起科学完备的教学体系以提高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就是不断完善初中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使之建立起科学、完善、灵活、自主的思维方式,提升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并以此从根本上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培养初中生思维能力中的不足与问题分析
2.1对该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
由于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其教学思维方式仍然处在较为落后的阶段,依据传统的教学思想,对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仅仅局限在课本的内容,并未建立起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完善的教学方法,学习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语言类学科是以文字语言为基础、思想文化为背景、思维创造为发展的专业性学科,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过程当中,需要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和内容,以发展的思想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但如果教师缺乏对该方面的重视,教学工作仅仅局限在单一教学方面将不利于从学生思维的养成与意识的建立。这是在培养初中生思维能力过程当中的一个重大不足。
2.2方法单一, 教学缺乏重点指导
语文学科的学习,理论意义上遵循广泛阅读和思考,需要学生在日常阅读过程当中建立起对文字语言的特殊情感,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但实现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学工作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不断的阅读和积累的过程当中逐渐完善。由于语文学科涵盖的内容较广、范围较大,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初中教师突出教学重点,在授课过程中做到详简得当、收放自如,使学生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课堂中的重点,以便学生更好的进行学科整理和课下思考,以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如果依然运用不突出重点的教学方法将会使得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原地踏步,极其不利于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3教学脱离生活实际 ,缺乏创新性思维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知识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就在于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知识,培养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初中生思维能力。汉语言文学是上千年来中华文化的积淀,中华文化又渗透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语文教学工作进程中,必须同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得语文教学内容能够体现出生活,同时,生活又能够映射语文课堂的知识,让初中生培养起开放性的思考,联想生活以此来培养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学习和生活两者相辅相成。
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来说,教师能够真正做到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师较少。而往往更加注重应试化考试,对于分值的过分要求造成了语文教学工作脱离生活实际,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发展,阻碍了初中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3.提高初中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及分析
3.1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语文学科的主要教学形式体现在阅读方面,阅读有助于学生培养起想象的能力,根据阅读的内容进而联想出文章中所描绘的画面,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文字的提取、分析和处理能力,对阅读的内容传达到大脑进行整合,这一过程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更进一步的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思维能力。由此可见,阅读对于提高初中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教师为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要能够做到创新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运用形象化的视听方法,将阅读同视频音像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课本当中的《背影》选段时,可以结合阅读和视频两个教学方面促进学生对画面的处理和想象,进而从中体悟作者在创作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的文学内涵。具体的,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详细的阅读该篇选段,然后使学生发表自己阅读的看法和体会,再对其进行加以指导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起思维想象力,然后再通过观看《背影》的视频,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阅读过程中画面的想象和认识,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3.2注重学生逻辑性思考的培养
逻辑性思考在各个学科学习过程当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立语文学科思维同样需要逻辑能力的培养。而在语文学科中体现逻辑能力的方面数不胜数,其最为突出且关键的方面就在于学生在阅读过程能够做到伴随性的理解、思考和记录。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同样有着相当一部分的内容开始逐渐趋于文学化,不同于小学阶段的直观表达,在课文以及相关文献中蕴藏的往往是较为深刻的内涵和思想情感,这就需要初中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拥有逻辑性的对所接收的知识进行整合处理,更进一步的培养初中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受年龄等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初中生的思维可塑性很强,其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理解能力往往更加趋向于感性化,如果单单靠初中生自己的一知半解,感性认知,是不足以完全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等的方面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整理能力,增强其逻辑思考的能力,使得思维方式更加具有条理性。同时,教师可以依据以上内容对学生加以提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整理并表达。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3.3注重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建立
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在科学指导下培养学生建立起创新性的思维和方法,对于整个初中语文学习阶段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帮助初中生在大脑中呈现出对客观事物的理解与看法,并对接收到的知识进行形象化的处理或者有效的改造,以此来帮助学生在自己的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一个理性的认识,进而促进初中生在面对不同的文章和事物时引发新的联想,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这样一来就可以促进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实现初中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当前语文教育工作当中的不足和问题,改变现阶段所存在的众多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育现状。同时,也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建立起科学完备的教育工作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的具象性思维、逻辑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以逐步实现当代初中生灵活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罗可松.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J].才智,2018,36: 117.
[2] 刘光国.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初中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 成功 ( 教育) ,2018,22: 109.
[3] 聂小军. 初中语文教学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 [J].新课程学习 ( 中) ,2018,10: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