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双赢共进——论农村幼儿行为习惯的有效培养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刘艳
[导读] 要培养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应该从幼儿开始。
        刘艳
        湖北省钟祥市冷水镇中心幼儿园   431921
        摘要:要培养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应该从幼儿开始。幼儿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初期,模仿能力比较强,但是没有控制能力,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容易被溺爱而沾染某些不良行为的时候。在农村,大多数家长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给老人抚养,在无人管教的情况下极易形成不良习惯,由于受文化、社会习俗以及代沟因素影响,老人经常忽视对幼儿的教育,仅注重吃穿。农村幼儿园中幼儿的一些日常行为习惯都比较差让幼儿孩子形成良好习惯将会受益终生。农村幼儿的教育情况不容乐观,如何对农村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有效培养迫在眉睫,家园共育助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农村幼儿  行为习惯  家园共育  培养
        
        幼儿时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一方面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另一方面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由于农村家庭的特殊性,家长无法密切关注幼儿,无法得到正确的家庭教育,这就使得教师的压力增大,论农村幼儿行为习惯的有效培养,需要各方面都重视起来,要幼儿园,政府,教师及家长的共同努力。
1.农村幼儿行为习惯现状及现状分析
        受到经济、地域的影响,农村家长普遍不太重视行为习惯培养甚至不懂得行为习惯培养,加之老人对于幼儿的溺爱,在日常生活中大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注重卫生礼貌,讲脏话,乱骂人也能见到这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地处偏僻,经济不发达,生活各方面都不及城市,农村的幼儿园教育设施简陋,没有充分的教育条件,在农村中的幼师大多学历不够,缺乏事业心,在幼儿园里有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孩子能独立一些,注重个人卫生和讲礼貌,待回到家里没有家长的监督,刚学习的良好习惯又被淡化和遗忘。 目前仅依靠幼儿园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里家长也要对幼儿严格要求,家长和教师需合力提高农村幼儿的整体素质。
2.对于行为习惯培养家长应该如何做
 2.1帮助家长走出家教误区
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所有家长都需要共同努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这里受到的教育非常重要。家长不应该认为幼儿在幼儿园中就可以了,不用再过问情况,孩子有很大的模仿能力,家长的一言一行,一句一动,都在时时刻刻影响幼儿的成长。不能过分溺爱幼儿,会在心中留下理所应当的感觉,慢慢会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2.2家长要积极参与幼儿园中举办的各种活动
定期举办的家长会中,教师会总结幼儿表现,有许多家长认为浪费时间,没有必要去参加这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进家长与幼儿的亲密关系,及时了解到幼儿的在校表现,及时做出应对措施,有利于形成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2.3家长主动学习教育方法
由于家长不太了解这种方法,可以在网上,公众号上查询幼儿知识,知识水平较低并不可怕,只要愿意学习,将孩子当为希望,家长要耐心教育,悉心指导,面对幼儿的不良习惯,要及时批判,一定要讲清楚危害。在家庭中要反复训练,才能让幼儿记住。以高标准要求孩子,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作息习惯。
3.对于行为习惯培养幼儿园应该如何做
 3.1教师注重平时鼓励教育幼儿,以身作则
幼儿园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教师的言行举止影响幼儿习惯,因此在幼儿园中接受的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点。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日常训练中如果有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进行鼓励,减少惩罚,这样他们就会肯定自己的做法,在每天的游戏时间中增加创新创意,课程生动,吸引幼儿兴趣。在活动中告诉幼儿要坐端正,勤洗手,等等。
 3.2规范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起着表率作用,农村的幼师专业知识素养可能并不够,这就需要提升专业素养,定期检测知识水平,专业能力,对教师的待遇也应该提高,这样才会吸引更多年轻老师投入幼师行业,让教师真正爱上这份工作,才能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3.3教师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努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现在科技比较发达,各种联系方式都能够及时联系到家长,建立家长群,QQ群,电话簿,将孩子的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即使家长不在身边,也能及时了解到幼儿的表现,对症下药。在幼儿园中学到的东西要告知家长,通过家长的训练,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逐渐形成。
 3.4因地制宜,教师充分发掘农村优势
城市与农村都有各自的优势,在农村,地势开阔,更容易能够接近自然,幼师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充分挖掘优势,可以带到地势开阔,安全的地方讲述风土人情,让幼儿在自然中发现美,一朵花一棵草就能引起幼儿极大的兴趣,在这里虽然没有博物馆可以参,但是自然的美景也是有很大意义。
4.结束语
学前教育在农村中有很大的缺陷,各行各界都应该关注这个问题,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个久远的过程,国家现在非常重视这个问题。良好的习惯将会伴随幼儿的一生,从实际情况出发,实现家园共育,一方面要求家长重视并且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幼儿园要正确引导,幼儿园要改善设施,让幼儿的教育有保证。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下,培养形成农村幼儿的良好习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