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赖金凤
[导读] 幼儿教育是现代教育当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赖金凤
       岑溪市第二幼儿园    543200
       摘要;幼儿教育是现代教育当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如今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重视,但就目前的幼儿园教育现状来看,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小学化"现象,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是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入小学前的幼儿所进行的有计划的教育,而“小学化”现象实际上是幼儿教育脱离原有轨道的表现,为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正视此现象,深入分析原因,寻找解决措施。本文对导致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主要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就控制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相关对策展开具体论述,透过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深入探究其本质,总结教育经验,借此推动幼儿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化;多学科视野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结构的优化,幼儿教育越来越受重视,而家长对幼儿的期望也越来越大,普通的幼儿教育已然不能满足家长们的要求,于是一些幼儿教育机构为迎合家长的需求打破了传统的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出现了“小学化”现象。为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深刻认识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不利影响,并深入探究“小学化”现象出现的原因,然后进一步寻找控制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具体措施,从而引导幼儿教育回到原本的轨道,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导致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家长对幼儿期望过高
        在我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深入人心,尤其是部分家长急于求成,认为孩子必须要赢在起跑线,从小就要求孩子全面发展,学得越多越好。于是不切实际地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让幼儿尽可能地提前教育、提前学习。而一些幼儿教育机构,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也渐渐增设一些不属于幼儿教育应有范围内的额外课程,从而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出现。
(二)受“幼升小”考核的影响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不断增设,由此家长可以较为自由对孩子小学学校进行选择,为了使孩子步入更好的学校学习从而超越同龄人,家长就会无形中过分加大对孩子的培养,而幼儿教育机构为了吸引更多的家长选择,不断扩建场所、增设课程、设计较复杂的教育活动,加快教学进程。甚至对幼师提出不符合幼儿学习规律的高教学要求和目标,对幼儿进行提前教育和不必要的活动,致使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出现。


(三)被应试教育思想所熏陶?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人才越来越受追捧,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好更高分地通过考试,日后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从孩子幼儿时期就注重其文化素质的培养,但其实孩子在幼儿时期并没有深入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一味为了考试通关而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应试教育,徒增本不属于幼儿时期的学习紧张感,幼儿园为培养幼儿的应试能力,逐渐增加一些小学内容的课程学习,过分强调幼儿的文化学习而忽视了素质教育,也没有顺应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遵守其学习发展规律。

二、控制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具体对策
(一)应对幼儿家长进行适当的培训和引导
        在幼儿教育中,家长也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只有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引其做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选择,才能从一定程度上抑制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比如,在召开家长会,幼师们应耐心讲述幼儿教育的本质,劝导家长应顺应教育发展规律,使家长明白幼儿教育是使幼儿在健康快乐的前提下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是一味地学习各种技能和知识,这并不是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同时,也应提醒家长,时刻尊重孩子的需求,不要应害怕孩子同龄人比其优秀而助长“攀比”之风。幼儿园还可以在家长会时设计一些亲子活动,使家长在特定教育环境中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增进与孩子的亲密关系,让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最重要的是使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情况下掌握基本技能,其他更高层次的学习并不适合幼儿阶段的孩子。
(二)加大对幼师的培养和教育
        幼师在幼儿学习中起引领作用,而且幼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发展起直接影响。所以,幼儿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幼师的教育,让其认识对幼儿进行合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了解幼儿实际学习水平和能力,制定适合幼儿学习的教育方案,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设计简单且符合幼儿学习水平和身体素质的教育活动,主要是使幼师明确自身的教育责任,让其将自身职责范围内事做好,不要试图越界。
(三)调整相关升学制度
        控制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目标,仅仅靠家长和幼师是无法实现的,这需要全体幼儿教育者们的努力,而若想从根本上抑制“小学化”现象的出现,还得从调整“幼升小”的相关升学制度,整顿社会急于求成的教育风气,也能从根本上限制幼儿教育机构进一步开设和进行“小学化”课程教育活动,这将对“小学化”现象起很好地改善作用。
总结;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对幼儿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它不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也忽视了循序渐进式教育的重要性。总而言之,对于“小学化”现象的出现,幼儿教育工作者们应时刻警惕,并积极寻找控制其现象的相关对策,勇担教育者的重任,引导幼儿教育往科学、良好的方向发展,为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提供保障,并由此推动我国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郭俊格.??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J].天津教育.?2019(28)
[2]李欣玲.?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J]. 课程教育研究.?2019(10)
[3]秦丽萍.?阐述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J]. 家长.?2020(03)
[4]王力.?关于多学科视野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透视研究[J]. 求知导刊.?2016(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