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婷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550000
摘要: 在幼儿的教育和保育工作中,确保幼儿们良好的食欲可以有效培养他们正确的饮食习惯。一些小朋友刚刚进入幼儿园时,他们在进餐时的思想过于分散,加上偏食以及挑食的情况,导致他们时常出现进餐困难的现象,另外,还有一部分的幼儿会吃的满地都是饭粒以及剩菜和剩汤。培养幼儿们良好的进餐习惯是为了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幼儿园需要加强重视这一点。
关键词:幼儿;进餐;习惯;培养
引言:幼儿期是最佳的培养阶段,这个阶段中养成的习惯将跟随孩子的一生,对于幼儿园而言,培养小班幼儿们的良好进餐习惯相当重要。每一位幼儿的成长发育离都不开均衡的营养,对幼儿开展教育的前提在于孩子的身体是否健康。加强幼儿时期的身体素质,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以及学习习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在,教师需要观察幼儿们的进餐情况,只有确保孩子们吃得好,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茁壮成长。对于那些刚刚踏入幼儿园的小班学生来说,正是因为他们的年龄很小,他们的可塑性非常高,因此,教师一旦发现幼儿们不良的就餐习惯就要及时纠正孩子们,以免他们这些不良习惯的养成,造成不可逆的现象。
一、通过情境的融合去培养学生们的洗手习惯
病从口入的意思在于每个人要重视自己的饮食结构以及养成良好的餐前洗手习惯,以免细菌的侵入。小班的幼儿们好动性比较强,教师可以创办一些餐前的教学活动去激发学生们对于洗手的乐趣。例如:结合《洗手》儿歌的歌词,让学生们明白如何才是正确的洗手方式,通过手部操去提高幼儿们接收知识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参加洗手的比赛这个活动,通过比拼的方式去激发学生们洗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感受到洗手的乐趣,同时还能明白洗手的意义和正确的洗手方式。当幼儿们了解了不洗手的害处之后,他们才会明白洗手的重要性。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去培养幼儿们在进餐前的洗手习惯,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幼儿们才会发自内心并主动进行洗手。
二、带领学生们体验常规习惯养成的意义
就餐活动操作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让部分小班幼儿们独立完成进餐似乎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主要原因在于在进餐时学生们会大声喧哗、交头接耳等。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可发现,有些幼儿们可以独立进餐,但有些幼儿非常喜欢打打闹闹,为此教师需要提醒学生们安静地坐下来吃饭。这种提醒虽然可以改善这些情况,但也是短暂的一瞬间而已,没过多久学生们还是会打闹起来。学生们无法按照常规要求完成进餐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自控能力太差,加上他们对于常规要求的不理解导致这些现象的发生。对于那些能够遵守常规要求的幼儿来说,他们之所以能够遵守规则,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鼓励以及表扬,学生们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后养成了自律。当然,还有一部分学生感受到的是老师的威严,当他们顺应了常规的要求后会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发展受到的压抑,他们可能会理解准守常规要给别人带去的好处,很难发现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所以说,让幼儿们明白常规习惯养成的意义,以此促进他们发自内心地去遵守常规。
2.1利用表演的方式去培养幼儿们正确的进餐习惯
幼儿们通过一些表演的情景教学可以养成自己良好的进餐姿势并改掉狼吞虎咽的习惯。例如: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入《小动物“进餐”》的情景表演,选取两名幼儿,让他们分别扮演小狗和小兔子,其他学生需要观察这两名学生表演进餐的样子。小狗需要趴在地上吃饭,在吃的过程中还要一边玩耍,小兔子就安安静静地跪在椅子上吃饭,吃饭的时候也不会左顾右盼。等到他们完成表演之后,教师需要进行提问,问问其他同学这两种动物在吃饭时的不同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道具去制定一本关于本事的手账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更直观地去观察这些食物的区别,从而养成学生们正确的进餐习惯。
2.2加强进餐技能提升幼儿们的成就感
很多小班幼儿学生由于一时间没办法过渡到幼儿园的集生活,他们在就餐的时候很难自己动手完成吃饭。教师在这个过程在需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其实大部分的学生都喜欢自己完成每一件事,但在实际的生活中都是父母决定的,最终导致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教师需要不断地鼓励学生,通过一些奖品去激励幼儿们的进餐习惯,以此提高学生们的成就感并激发他们的内心。当提高了幼儿们的成就感后,教师在一些活动区域内还能改进进餐的技能和材料等,对学生们进行使用勺子或者使用筷子习惯的培养,经过反复的练习去掌握这些进餐的技能,以此巩固幼儿们习惯的养成。
三、确保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巩固幼儿们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
为了帮助幼儿们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就凭幼儿园单方面的输出是不行的,家庭教育对次也具备了帮助。很多家长会反映:“为什么我的孩子在幼儿园里面就可以安安静静地坐着吃饭,当他(她)在家里吃饭的时候总是走动并坐立不安。”这个情况其实相当普遍,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抓取这个改善机会并达成一致的教学理念。很多家认为在常规的进餐习惯中,学生不可以连电视,同时还不能挑食,但是家长自己却做不到。
所以,要想纠正幼儿的这种习惯,家长必须和老师要达成一致,做到家园共育,将幼儿园的常规培养要求带回家。有很多家长让孩子遵守进餐的习惯,同时还要求他们不能挑食,但家长自己却在讨论自己不喜欢的食物。家长的一言一行决定了学生们的一举一动,他们如果只是口头上说一说,就很难引导学学生们去接收常规的要求与规划。培养幼儿们良好的进餐习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前面不能浮浮沉沉,这样才能促进幼儿们进餐习惯的标准性,同时还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小班幼儿年龄段的学生年级较小,这时候的他们可以很快接收全新的知识以及习惯的养成。因此,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进餐习惯应该从幼儿阶段抓起,良好的就餐习惯可以帮助学生们健康成长,这样才能保证幼儿们在未来人生阶段中的身心健康 。
【参考文献】
[1] 王娟.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与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3):34-34.
[2] 王利,幼儿进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8(8).
[3] 段永霞.论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几点做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