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数学文化的初中数学教学例谈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李时辉
[导读] 数学文化作为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时辉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益门中学
        摘要:数学文化作为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发展,帮助学生感受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有意识、有计划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落实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本文章对体现数学文化的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数学文化;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数学文化凭借其丰富的内容,透彻的思想以及巧妙的思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数学文化也随着时代而改变,从单纯的理论知识,发展成现在与课堂教学相联系,为数学课堂学习构建了一个系统化、科学化、完善化的全新教学体系。数学教师更加重视数学教学中丰富的文化积淀,更加细致地讲解数学概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历史或数学精神,探寻数学的真实面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数
一、数学文化概念分析
        数学文化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概念,它既包括广义的数学知识,同时又包括数学观念、数学认知、动态数学发展等多个层面。其中狭义的数学文化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的数学文化除上述内涵以外,还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以及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初中阶段教师对学生开展数学文化渗透,要构成一个有机动态的系统,将数学文化的渗透与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方法,体会数学精神,进行数学应用,发展数学思维,进而使学生在数学审美、创新精神等多个方面获得有效提升。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文化的策略
        (一)锻炼学生的教学思维加强文化熏陶
        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将数学文化融入其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数学文化包括数学史、数学思想等多项内容,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分析教材,找到适合的切入点融入数学文化,发挥出其育人功能。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如何让学生掌握勾股定理,如何证明是教学中的难重点,教师需要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不仅要学生牢牢掌握勾股定理相关知识,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家毕达哥斯拉的故事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知识讲解以及上节课的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然后,在探究验证的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串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利用符号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猜想,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进行验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不同的证明方法模型。最后,教师将勾股定理的定义和由来讲解给学生,加强文化的熏陶,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


        (二)推进数学文化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初中阶段数学文化的渗透是一个系统而连续的过程,教师在对初中生开展数学文化渗透是不能脱离实践的,单纯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这不仅会影响数学文化渗透的效果,同时还会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因此,数学文化的渗透要与实践相结合,融合教学过程之中,循序对学生开展数学文化的渗透,更好的升华数学文化渗透的效果,让学生具备积极的审美认知,主动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这不仅可以更好地增强数学文化渗透的效果,而且能够推动学生创新意识获得全面发展。数学文化渗透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的探索发现提供平台,让学生自己来动手算一算、拼一拼,使数学美融合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从而推动学生对数学文化全面理解。
        (三)发挥学生探寻数学文化的主动性
        好奇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佳伴侣,并且从初中生的总体特点来看,他们对社会理解和对知识掌握还非常浅显,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仍使用身体的初步感官去获得知识。因此,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理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为教师将数学文化融入初中课堂教学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支撑。激发每一个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对数学文化的探寻中,可以保证初中教育的教学品质,确保学生在初中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例如,在讲解数字运算的数学文化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字运算的故事,设置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四)融入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文化源远流长,从远古时期的结绳记事开始,一直到今天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学文化一直伴随着数学知识而不断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数学文化指导学生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思想方法,以及他们不畏艰难的探索精神,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避免他们在数学探究中走弯路。比如,在教学《有理数》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辩证主义思维。教师可以以一个最简单的数字1为例,当给这个数字加上一个小数0.2时,这个数字就变成了一个小数,当给这个数字减去11个0.1时,这个数字不仅变成了一个小数,而且变成了负数,当给1乘以一个小数时,它也会变成一个小数……这样,通过让学生对数字之间的关系进行反复的论证,可以引起学生对数量关系的重视,使学生意识到“量变会引起质变”这一观念,从而使学生逐渐学会用全面客观的态度看待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简述数学家们的探究经历,让学生了解如今所得出的数学结论的来之不易,从而使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力。
结束语
        数学文化是数学学科的重要构成部分,长期以来处在被忽略的位置.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数学文化的重要性,一些与数学文化相关的习题频繁出现在中考中,给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教学中应转变观念,要做好数学文化的学习与积累,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更多的数学文化,促进其人文素养更好地提升。
参考文献
[1]巩春静,伊晓菲.文化与数学同行——基于数学文化的初中数学教学思考[J].中国教师,2020(S1):70.
[2]冯庆林.体现数学文化的初中数学教学例谈[J].中学数学,2020(06):86-87.
[3]汪德耀.例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理科考试研究,2019,26(06):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