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
湖北襄阳市襄州一中 441104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生是国家的接班人,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创新思维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主力目标。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单纯的接收听来的知识而不加思考导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恶性循环后果,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也会变得呆滞,极大的桎梏了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通过对语文教学过程的创新与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发学生潜能,从而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达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创新性思维
引言: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学生已具备趋向成熟的心智和高一以来语文学习的知识基础,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一群“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而是在语文教学中拓展学生的学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但就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力度不够,教师的有效性措施也不全面,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学现状挂钩。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到学生在现代化社会的个人发展,大到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牵扯,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局面期待改变。
一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1 时代要求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时刻发展的时代,我们不断地面对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所以我们的思维也要与时俱进,学生是充满活力的新生一代,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强大与否有着很重要的时代意义。
2 新课标的指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通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国家为民族塑造全面人才有着重要意义。新课标也对教师的教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的教学不是对学生刻板的知识灌输,同样应该致力于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正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3 学生自身的特点
高二学生处于高中的过渡阶段,在学情方面,他们已经适应高一年级以来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与技能。这既有利于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又很大程度上极易影响学生因于模板化的知识积累,使学生陷入思维的束缚之中,不懂得变通,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变得重要起来。
二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措施
1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并摆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明确自我的引领者作用,不过多干涉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民主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多抛出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性思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有意识思考能力。对于紧张甚至胆怯发言的学生,教师要多加关注,可以在课下与其多加交流,增进信任感,打消教师的严厉的权威感。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畅所欲言,锻炼学生多角度思考、敢于思考和爱思考的习惯养成。
2 增进语文教学的实践化,拓展学生多维视野
实践是一切灵感的来源,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例外。语文教学要致力于教学的实践化,纸上谈兵式的教学,学生只学到了皮毛,内部的精髓是无法深刻体会的。教师要将生活化引入教学中,同时也要将学生推入生活中,在实践中去丰富自我,而不是将视野束缚在课本与课堂上。比如鼓励学生的课文演绎,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以话剧、演讲、搜集资料展示等形式,将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在课堂中呈现出来,如《陈情表》可以鼓励学生演讲,《项脊志》又可以让学生以表演形式体会作者感情。学生在实践中,实现多视野的转移与转化,将在课本上的逻辑思维应用到生活中,同时又将在生活实践中捕捉到的有效信息反作用与知识的学习中,两者相互促进,有效的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与想象空间,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灵感源泉。
3 创新教学过程与手段,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
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可以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位,有效做到声音、图像的融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的相互配合,使学生更加融入课本教学中,充实学生的知识奠基。通过教学手段与教学过程的创新,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将学生的学习思维在兴趣中得到最大的激化,能够有效带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延伸。
结束语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调动多方因素,但教师的引导作用也至关重要。在高中这个过渡性的教学阶段,教师更应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避免学生的学习与思考陷入固定的模板模式,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教师应以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职业素养去提高教学的有效结果,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更大的耐心和责任心去引导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促进时代的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牛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7):45-46.
[2]周志媛.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3(9):73-74.
[3]杨雪芳.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61-62,76.
[4]刘改敏.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教育艺术,2009(1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