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赵衍栓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前,我国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一直采用着较为传统
        赵衍栓
        肥城市龙山实验学校   山东  肥城  271600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前,我国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一直采用着较为传统的模式,再加上应试教育的要求,教师通常是采用“灌输”的方法进行单向的讲解,这样没有办法让学生把握整体文章,也没有办法进行独立的思考。长时间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会大大降低课堂上的参与度,也制约着整体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探究如何更好地使用体验式方法来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并在此过程当中提升整体对于语言的把握能力和理解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它既包括课堂学习过程中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联系的能力培养,也包括课外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二者均是一种基于语文学习的生命体验过程。生命体验是在生活体验基础上的生命内在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及思想升华。“体验性”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属性。一方面,“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体验性”另一方面,“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的人文性也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体验性”。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题
        (一)传统应试教学影响太过深远,很多陈旧的教学模式
        依然存在其实,素质教育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物,这一教育理念已经提出并推行了很多年,但是其影响力还是没有办法与我国盛行了几千年的应试教育相比较。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不仅影响到了学生、教师、家长等所有与教育相关的人群,也影响了社会的教育理念及风气。时至今日,应试教育依然在影响着我国的教育模式,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依然在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依然是以成绩为主要标准,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教育模式的限制,核心素养的培养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二)课堂缺乏新意,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现阶段,我国教育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课堂缺乏创新性,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再到教学方式及模式,创新性的缺失显而易见。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还是受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很难脱离教材,教学手段也较为单一,对于现代的信息化手段及设备的应用不足,导致课堂缺乏趣味性和创造性,这种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给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阻碍,与现阶段教育的要求也不相适应。
二、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引导学生交流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对阅读教学来说,是一种让学生形成对文章正确理解,掌握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想更加充分地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让学生多进行文章感悟的交流来实现。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通过文章内容不断地去认识世界,形成独立的思维,并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这一过程是学生与文字之间建立沟通的过程,也是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的过程。而让学生通过语言对自己的感悟进行表达,又实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更深层次的沟通。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对同一篇文章所产生的感悟和理解都有差异。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进行阐述,并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沟通交流。为学生建立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进行自由的表达。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一种半开放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避免过于固定的框架给学生的思维拓展带来限制,同时也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思考方向。例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如“文章的情节是围绕哪个人物进行展开的?谁是文章的次要人物?次要人物的出现给故事情节带来了哪些变化?”等,让学生展开讨论,再通过阅读对问题进行探索,最终对文章的中心思想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完善阅读体验
        通过教学实验表明,在阅读教材、语文阅读情境。以及阅读者心境相同的状况下,能达到最好的阅读效果。在语文阅读教育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提升阅读的情景与读者心理的协调性,从而来刺激中学生的感官,让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对语文阅读的需求。教学情境的创设又叫做情景教育教学法,在语文阅读教育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应用播放音乐、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讲述故事、猜谜语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创设,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有所帮助,同时可以很好地提升整体的语文阅读教育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展开课堂导入,如此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增强中学生的语文阅读体验。
        (三)利用课后写作环节加深阅读体验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去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课后写作或者是发表感想等方式来收获对于该篇文章的内涵理解。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读后感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上理解为一篇课文之后在课下写一篇感想,感想的形式不限,主要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判断学生是否真地了解到了阅读的主要思想以及自身对于这篇文章是有所感悟的。通过这种课后读后感的练习,能够让学生有更加内心深入的体验,然后发现生活当中与这篇文章相关的事情,通过自己创作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考风格。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这些知识储存在自己的大脑当中,等到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随时提用,这也是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想要共同达到的目标。将两者结合起来,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文笔,而且能够真正地提高体验式阅读学习的效果,了解学生对于写作的实际掌握程度,使其在目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这也是素质教育要求下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将阅读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高核心素养的培育
        之所以设置阅读课程,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应该关注他们核心素养的养成。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是一个方面,在掌握了阅读技巧之后还应该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深化他们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相应地开展校内的读书月、朗诵比赛等活动,也可以与校外的相关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名著宣讲等读书或者推介活动。
结束语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在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的一个新兴方法,也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适用,在实践当中也需要不断地总结问题、改进问题。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需要以及风格来确定如何使用体验式教学进行语文阅读训练。在此过程当中,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都需要进行多多的交流,对于此方法给予及时的反馈并一起探索解决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了解到体验式阅读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当中的实际用处,并且在后续的教学过程当中能够准确地发挥其作用,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语文学习能力而服务。
参考文献
[1]付井军.浅谈中学语文体验式阅读及其应用[J].科技风,2019(21):65.
[2]梁华.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才智,2019(10):153.
[3]李华.应用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优化初中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9):30-31.
[4]廖莹.初中现代诗歌体验式阅读教学活动实践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
[5]吴海燕.运用体验式阅读模式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J].文学教育(下),2018(01):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