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桐
涞水县义安镇北义安幼儿园 河北省保定市 074100
摘要:我国相比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来说,属于一个人口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概率较大。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教育水平的进一步重视,特别是对于农村教育工作,发现农村的学前教育质量较低,农村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学质量普遍低于城市地区。因此,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增强农村幼儿的教育质量水平,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于农村幼儿园的改进。本文简要说明了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的特点,分析了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提出了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探讨了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及方式,旨在为有效开发与利用园本课程资源,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学质量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内容;方式
最近几年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各地区的教育水平也随着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对于农村地区教育低下问题,现提出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度,在要求扩大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规模的同时,提高师资力量,增强教学水平。不过,在实际开展中,农村幼儿园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办学条件、教学模式等,与城市幼儿园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且,农村幼儿园教学资源的匮乏也约束了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实施效果。因此,在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中,加强对资源的利用,可有效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提升教学水平,从而实现更好的教育目的。
一、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的特点
第一,地区所有资源。地区所有资源是属于本地区的所有资源,包括:本地区的人、事、物、文化等,地区所有资源经过长时间的浸润,可以为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个性化的内容。
第二,生活。幼儿对地区课程资源具有天生的亲切感,由于幼儿长时间生活在本地区中,可有效激发学生原有经验,促进其产生学习兴趣,通过利用所学知识以及方法处理实际问题,从而达到迁移性应用的效果。
第三,情境。农村课程资源种类丰富,具有动态变化、多因多果的特征,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通过开发与利用,可发现多重问题,有利于训练幼儿的学习能力。
二、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第一,资源开发意识相对薄弱。大多数农村幼儿园园长对于园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理念以及方法认知不足、了解较少。有调查显示,大多数农村幼儿园在设计园本课程中,虽然可以有意识的加入种子粘贴、树叶粘贴等方面,或为幼儿讲解民间故事,不过,依旧没有进一步开发利用资源,无法满足园本课程对于资源的需求。还有少数幼儿园甚至不重视资源开发利用,主要以课本为主要教学内容,而补充内容则是添加生活常识、手指操等内容。
第二,资源开发利用渠道相对狭隘。园本课程资源利用开发的前提条件是确保开发地区渠道的开放性,农村资源开发相比于城市而言,具有优越性,不局限于某一领域或者是某一形式,农村幼儿园可通过创新性的方式教学。不过,在开发农村资源中,幼儿园通常以地理位置当作中心,促使幼儿在园内接受教育教学,不仅不能帮助幼儿构建广阔的思维,同时,还影响园本课程资源的应用效果。
三、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第一,关注对零碎资源的整合。在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必须依据农村地区的实际状况,关注对零碎资源的整合,将具有教育价值的农村资源充分开发出来,从而实现农村幼儿园在教学内容及形式的多样化。
例如,砂石土木、动植物、民间手工艺、民间游戏等,做好对对农村零碎资源的整合,构建完整的园本课程体系[1]。
第二,注重共同参与(教师、家长、社区人员)。在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教师、家长、社区人员都是园本课程的主体,因此,在设计园本课程时,教师、家长、社区人员可以给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建议,为构建园本课程提供更精准的指导,加强协作,共同参与到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之中,并在开发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促使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内容变得有特色,从而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2]。
第三,尊重农村传统文化。人们在不同的生长地区中成长,会适应这个所成长的地区环境,包括:所在地区的自然风情、文化传统、人情世故等。因此,在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时,不可以歧视农村资源,将农村资源当作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的主体,从而促进幼儿更好的接受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进一步提升幼儿学习的积极性[3]。
四、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及方式
第一,增强农村幼儿园园长、教师对于农村资源的开发意识。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宣传农村资源开发对于园本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同时,督促幼儿园将这一理念传播给家长。其次,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及教师进行农村资源开发培训,由专业的培训单位带园长、教师亲身感受。最后,鼓励农村幼儿园园长、教师在设计园本课程内容时结合农村资源开发,在教学中穿插农村资源,不仅丰富了园本课程内容,还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第二,加大资金投入。有多数农村幼儿园都有着基础设施差等问题,从而造成农村幼儿园在资源开发利用时,缺乏必要的支持基础。相关政府部门需及时随访,观察农村幼儿园发展的困难,并调动城市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改革力度。
第三,创新幼儿园园本课程内容。在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设计时,教师通常需借鉴幼儿园教材用书,在其指导下,对园本课程进行有效的规划,设计区角活动,有利于增强园本课程的实施效果。所以,为更好的设计并开展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增强自身专业化素质,关注教学模式,对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进行循序渐进的改进。
第四,构建家园合作教学模式。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是扩充渠道,对此,农村幼儿园从自身出发的同时,还需加强与家庭间的联系。农村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电话、微信群等方式,提前告知家长农村资源开发利用对于幼儿成长成功的应用意义,并在家庭生活中,协助教师,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指导。
第五,在区角活动中利用农村资源。在农村生活的幼儿对于自身所处地区的资源非常熟悉,而仅利用农村资源设计园本课程内容,会致使幼儿出现固定的思维模式,影响幼儿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时,必须从多个方面出发,比如:幼儿的情感、幼儿的个性及幼儿的认知能力等,防止课程模式化,从多角度设计园本课程,分析其在社会、艺术、语言等方面所发挥的具体作用。
综上所述,在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设计时,教师需依据幼儿的年龄、性格特点、生长环境等方面,科学、合理、高效的设计。并通过幼儿的生长环境,对农村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并合理利用其中的具有教育价值的资源,从而更好的丰富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内容及形式,促使幼儿接受更好的教育内容,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增强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丽敏, 叶平枝, 李观丽. 公共话语中的幼儿园教师形象——基于网络媒体新闻的内容分析与话语分析[J]. 学前教育研究, 2020, No.303(03):18-32.
[2]车伟艳. 乡土文化视域中园本课程的特征与保障机制研究[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9, 011(002):49-53.
[3]郑玉田, 张琴秀. 张雪门行为课程对农村幼儿园去"小学化"的启示[J]. 教育探索, 2020, 000(00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