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重彩绘生活——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杨秀梅
[导读] 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美术教育的实效性
        杨秀梅
        四川省剑阁县鼓楼幼儿园    628300
        摘要: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美术教育的实效性,本文通过具体论述幼儿美术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以此达到培养幼儿美术审美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
        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在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中采取生活化的策略,充分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创设浓厚的生活化美术课堂氛围,优化幼儿美术教学过程,强化幼儿生活式的体验教学,从而促使幼儿更好的成长。
        一、幼儿美术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最好老师。因此,在幼儿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采取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并紧密结合幼儿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生活化的素材,并以美术形态将这些事物呈现在幼儿的面前,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去感受生活中的美,为强化幼儿美术审美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培养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
        通过比较灌输式的美术课堂教学方式与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后者更加重视幼儿本身的个性化特征挖掘,且因为不同幼儿对美术绘画的感知不同,这样幼儿在看到不同颜色时则会产生不同的联想,这也是幼儿美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美术感知能力[1]。通过将生活化教学策略合理的应用到幼儿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强化幼儿的个性感知能力,让幼儿在生活化的美术课堂中逐步去认知社会生活环境,以此来丰富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切实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幼儿美术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的美术课堂环境,激发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欲望
        在幼儿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时,老师可紧密结合美术教学目标和幼儿的实际生活创设良好的美术课堂环境。通过为幼儿创设具有美感的生活化美术课堂环境,让幼儿在浓厚的美术课堂氛围中受到启发,丰富幼儿的美术审美经验,以便让幼儿的美术表现力和创造欲望被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其中,在创设生活化的幼儿美术课堂氛围的时候,可以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的形式,以便让幼儿在充满生活化氛围的美术课堂中逐步形成热爱生活的情感[2]。
        例如,在幼儿美术课堂中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的生活活动时,老师便可以使用生活化的美术作品来渲染喜庆、热闹的分为,并应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工艺品,如剪纸、蜡染和年画来布置幼儿教室和走廊,促使幼儿能够深入感受到生活中美的元素以及在过新年时相互祝福的美好情感。这样不但能够让幼儿在生活化的美术课堂中形成热爱生活的态度,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幼儿的美术审美能力。
        再例如,当老师在幼儿美术课堂中向幼儿讲述《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之后,老师可鼓励学生使用生活中的一些纸片或者是其他材料来制作金鱼。同时,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渔夫与金鱼》的故事进行表演,逐步构建起浓厚的生活化美术课堂氛围,以此来加深学生的生活体会。这样通过比较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和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课堂教学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能够充分调动起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促使幼儿主动投入到美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以便让幼儿在熟悉的美术课堂环境中更加深入的理解相关的美术知识,为提升幼儿美术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3]。
        (二)打造生活化的美术教学过程,丰富幼儿的美术知识
        通过在幼儿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打造生活化的美术教学过程,能够将幼儿学习美术课程知识点的兴趣充分激发起来,让幼儿能够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加深入的了解美术课程内容[4]。

同时,打造生活化的美术教学过程,能够让幼儿将生活素材与美术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幼儿美术教学过程的生活化,让幼儿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卡通人物、动漫视频制作成为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材料,以此来丰富幼儿的美术知识。
        例如,在幼儿美术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将当前非常流行的《熊出没》这个卡通动画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并引导学生采取生活化的美术知识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但能够丰富幼儿学生的美术知识点,而且还能够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老师可向幼儿讲解神舟七号上天的新闻,然后再引导幼儿展开《太阳娃娃》的绘画活动。其中,有一位幼儿在这个美术活动中将火箭画在了太阳娃娃的旁边,且还画了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白兔。老师光看这位孩子的绘画作品并不懂孩子画的是什么,可听了孩子讲述之后才发现孩子画的是太阳娃娃想要和神舟七号合影,便请来了月亮里面的小白兔来帮他们拍照。老师顿时被这位幼儿大胆的创造力所惊叹,幼儿之所以能够这样创作,都是因为自己对周围的生活和事件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够创造出独特而新颖的画作。
        (三)收集生活化的美术材料,引导幼儿探索生活艺术美
        幼儿美术教学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却又不拘泥于幼儿的实际生活。因此,在幼儿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生活化策略时,老师可结合美术教学目标收集生活化的美术材料,并将这些生活材料进行统一整理,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生活的艺术美。通过搜集生活化的美术材料,不但是幼儿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的需要,而且也是强化幼儿美术素养的重要条件。例如,通过将一些河边的石子、不同植物的叶子和花瓣、不同形状的杯子、吃饭的碗,或者是废弃的各类瓶子、不同形状的窗帘等材料应用到幼儿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让幼儿通过观察这些生活中的材料,逐步去感受不同颜色、形状和花纹等因素对美术创作所起到的作用,以便能够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美和感受美,逐步增强幼儿的美术素养。
        再例如,在幼儿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幼儿开展生活化材料的主题活动。首先,老师可事先准备好一个箱子,并将幼儿收集到的生活化材料全部放入到箱子中。然后,让幼儿对收集到的箱子进行加工改造,以此创造出自己喜欢且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品。箱子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材料,很普通,这样幼儿通过对这个箱子进行改造,让其变成具有意义的生活作品,以此来强化生活化材料的教学价值。此外,当幼儿在进行了箱子创造之后,老师还可以让幼儿对箱子这种生活化材料进行分类,注重培养幼儿进行物品分类的习惯,这样让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不但能够最大限度调动起幼儿学习美术课程的激情,而且还能够强化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设计生活化的美术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幼儿的生活技能
        在幼儿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生活化策略,组织幼儿开展生活化的美术课外实践活动,让幼儿将美术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促使幼儿在参与生活化的美术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自主进行探究,强化幼儿的个性培养,促使幼儿的生活技能提高。其中,在开展生活化的美术课外实践活动的时候,老师可带领幼儿多参加少年宫活动,或者是工艺作品欣赏活动,让他们的美术欣赏水平和创作水平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以此达到提升幼儿审美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幼儿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营造浓厚的生活化教学氛围,选取生活化素材,打造生活化的教学过程,这样便能够让幼儿在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亲身感受生活和体验生活,让幼儿美术课堂“活”起来,促使幼儿逐步获得美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幼儿的创造力和审美素养,促使幼儿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牛金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幼儿美术领域生活化教学实践[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9,000(001):226-227.
        [2] 陈君.发现生活中的美——探索幼儿园美术的生活化教学之道[J].新课程(综合版),2019(8):45-46.
        [3] 徐化梅.艺术源于生活,品味缔造修养——幼儿园美术教学"生活化"研究[J].中华少年,2019(11):126-126.
        [4] 缪月娟.乐在笔端,游戏水墨——浅谈农村幼儿园水墨画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224-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