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照妹
浙江省临海市汛桥镇杨梅小学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如今教育已经进入了新课改的环境下,小学教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需要有一定的改变,从而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应用题的解决是小学数学学习中十分关键的内容,在这一问题上不论是教学目标、内容亦或是教学的方法均应该实现革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小学生更清晰的认识数学,同时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学好数学会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而后在生活中也可以运用数学思维去思考事物,这也是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引言: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这一学科所需要的逻辑性更强,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性是十分重要的,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引导可以推动学生学习进步。在传统教材中有许多教学应用题,而解决问题则是应用题的延伸,在教学过程中,新课改要求教师从生活中引入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会观察并且解决问题,真正的拥有数学思维。
一、解决问题概述
简单来说,解决问题是需要有一定基础的,在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运用一些技能,在其中人们也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针对问题进行分析,最终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本身应该具备这项能力,其也是生存的一种技能。解决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分析以及概述,并且在其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力等等,而后通过分析找寻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让学生拥有了解决问题的思维。通过解决一个问题让学生拥有解决问题的思维,而后在面临其他问题时也可以同样解决,学会举一反三,这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解决问题教学继承传统经验
从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看,一些教师的思想仍然有一定的偏差,其认为在如今时代应该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经验以及方式,创建全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思路,但实际上如今虽然教学理念有所变化,但是教学方式应该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而不是完全的抛弃,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也是目前一些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不采取固守的教学方式,反而会有不错的效果。实际上一些传统的教学思维以及方式仍然有可取之处,应该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如今的教学方式相融合,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的进行教学。从传统应用题教学方式来看,其中解决问题的办法仍然有需要继承学习的地方,首先是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其次教师应该多进行解题的训练,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应该让学生多做应用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应用题的解决方法,这样一来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以及发散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学会如何更好的运用传统的教学经验,而不应该完全摒弃。
三、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策略
1.积极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增强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实际上,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唯一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紧抓这一点,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从而有针对性的设置一些数学问题情形,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积极主动性去参与到学习中去,在设置问题情形时,教师应该采取一些较为生动的画面,这样可以让小学生更佳直观的明确数学问题,从而进行解答,这样一来还可以使得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兴趣和爱好,而后更好的进行学习,在有兴趣的前提下,学生会更加主动的投身到学习中去,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定促进作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变得更加主动,会主动的探寻一些数学问题的解答方式,实现进步。
2.优化问题探究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理解能力
在小学课堂当中,问题探究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但是首先明确采取何种探究方式是教师应该及时考虑的,这样一来才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问题。以加减法为例,教师可以借助一些道具,例如小棒,让小棒代替数字让学生来摆加减法的过程,这样一来很大程度的增加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更加理解数字是如何进行凑十以及借位的。另外设置问题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在设置问题时教师需要考虑问题的探究性,拥有探究性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自己锻炼思维,更好的解决其他的数学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帮助促进学生理解数学。
3.巧用画图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数学是一个需要理性思维的学科,而画图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数学,使得数学问题更加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具象。因此在数学中采用画图策略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利用图像还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善做题的效率和质量。在这一过程中便需要教师更好的引导学生,让学生锻炼思维,将助学与图形结合进一步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己也可以培养一定的画图习惯。例如,在教学三角形时,教师可利用教学工具辅助教学,如三角板与量角器。在已知两条边的情况下用三角板可以轻松地将三角形勾画出来;在已知三角形一角度数的情况下,量角器无法进行三角形的勾画,此时学生就会发现,量角器教具是无法画出三角形的。再如,在教学素数、合数、奇数、偶数时,教师可通过集合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分类,这样学生就会通过观察图形发现奇数与偶数之间并没有交叉点,这也就意味着非零自然数必定属于偶数或者奇数。
4.促进学生主动评价和反思,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问题的素质在教育教学不断的改革创新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问题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并在互相评价与互相质疑中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评价和反思是一个情感与认识共同作用的过程,学生通过评价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可以探究到更好的问题解决策略。学生在学习新知前进行反思,可以对已学的内容做出综合的分析和评价,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在学习新知中反思,可以检验自身的学习情况,从而对自己所用的解题策略和成果进行评价;在学习新知后反思,可以对学习结果与学习经验进行检验、互评,进而获得最优答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重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这也是当前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交流的重要方式。师生之间不仅要进行沟通交流,生生之间也要进行沟通交流,这样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与质量。数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明确组内成员的任务,对不同数学水平的成员要科学地进行分配,以实现互帮互助。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动态观察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引导,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点评和反思。
结束语:综上所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必然条件,教师与学校都要重视对这一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拓思路,在全面,探究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有效策略,以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万忠.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策略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00(012):97.
[2]衷万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下),2012(02).
[3]孙建平.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3(3):30-31.
[4]谢光祥.在继承和创新中寻求平衡——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9):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