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田明珠
[导读] 情境创设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田明珠
        绥中县第一高级中学    辽宁葫芦岛  125200
        摘要:情境创设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应用情境教学方式,可以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束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高中化学教材中,蕴含了大量的富有科学性和象性的内容,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化学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的内容,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相对形象化的教学氛围中产生探究欲望,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最终成教学的目标,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引言
        高中化学知识和现实生活关联密切,将生活中的部分片段应用到高中化学问题情境创设中,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化学知识、化学现象,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化学实验、实践能力,提高其化学思维和化学素养。
一、高中化学教学问题情境生活化要点
        (一)真实性
        高中化学知识和现实生活关联较多,同时实践操作特征也比较明显,部分知识甚至可以直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设置生活化问题情境要遵循真实原则,教师从现实生活入手,截取真实生活案例创建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立足实际,结合教材知识,深入思考,不仅能增强化学知识的生活化特征,更能拉近化学教学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产生亲切感。
        (二)创新性
        创新推动着人类文化和思维的进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通过生活化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挑战。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积极、开放和自由的教学氛围,让学生通过生活真实案例活跃思维,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思考、探究,追寻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真理等。教师在提炼生活片段时,也应当注重问题的创新,引导学生注重思维方式和探究方式,重视思维加工过程,关注学实验过程。
二、当前高中化学学习模式的现状
        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表现得比较明显,无法适应自主学习模式所提出来的要求,仍然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高中生面临高考的压力,学习时间紧张,对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生为了节约时间一般只记忆重点,死记硬背,而教师为了让学生快速地吸收掌握知识,往往采取说教式的方法。教师说学生记,学生有没有真正地掌握这些知识只是通过考试来进行检验,而这些知识只是应付考试的工具,支离破碎地存在脑子当中,在遇到真正的综合性的问题时,学生便不知道如何回答。这样的自主学习的效果,没有真正地实现预期的目标,学生仍然是按照原有的习惯进行学习,不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
        高中化学教师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要给学生提供更具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情境的条件,要让学生对问题情境本身产生探索的欲望,产生更强烈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在问题情境认识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比单纯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具有更高的挑战性。高中阶段的知识是比较多的,这些内容内在的联系性也比较强,所以教师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高中化学教师也要在问题情境的搭建过程中更多地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梳理现实生活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动力。如果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问题的探索以及知识的积累,那么他们就能将已经学过的知识和经验联系在一起。

所以,知识本身就更能够体现出实用性的特点,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
        (二)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情境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问题是问题情境的导火线,更是问题教学的催化剂。问题的提出要符合高中学生的知识积累、认知范围和探究欲望。高中化学教师在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时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通过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激发思维火花,并要积极挖掘新奇、新鲜、刺激和充满疑惑的化学素材,善于利用丰富有趣、幽默生动的语言创造多样化的问题情境。
        (三)引导学生积极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在学生对问题经过分析后,通过自己的能力将问题有效解决的过程,这也是对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考查过程.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会给学生一些引导,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尽量减少参与,当然,还是要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和学习差异而定.这个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问题和解决过程深入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巩固知识,沉淀知识,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启发,养成学生自主学习和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长远的学习。
        (四)开展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探索
        问题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开展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在课堂上不能完全由教师一个人进行提问,而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教师提问、学生提问等多种提问方式。借助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同的提问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不同,各有利弊。教师的提问往往会涉及更大的信息量,但无法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提问可以强化主体作用,但问题设计的系统性不足,无法实现化学知识的有效迁移。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就要灵活运用各种提问方式方法。教师的提问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化学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出发。
        (五)结合历史化学知识设计教学问题导入
        在化学学科的发展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应用化学相关的生活场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化学事件。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引入相关化学历史事实,使学生在具体的历史事件中学习、理解化学事件及相关化学知识。如,1952出现的伦敦大雾环保事件,事发时的伦敦完全被雾霾所笼罩,而不少化工生产企业及居民使用煤炭所产生的废气全部排放到空气中,无法有效扩散。据统计,伦敦大雾环保事件期间,每天有近一千万吨烟尘化学粒子,以及两千吨二氧化碳、大量盐酸和氟化物被排放于大气中,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恶劣的影响。胸闷、窒息,甚至死亡等现象频发。通过这一化学事件的回顾,调动了学生的化学探究积极性,教师可就此创设问题情境:本次事件中对人们身体危害最大的是什么化学毒剂?这种毒剂包含哪些主要成份?为何会造成大量人员中毒死亡?在这些问题引导下,学生会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点进行探究式学及思考,提高了他们对这一知识点的认知与掌握。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直观情境、实验情境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化学自身的轻松气氛,提高学生的化学积极性,也提升学生的探究和总结能力,让学生化学能力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黄莉娜,赵杰.浅谈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几点策略[J].读写算,2019(23):147.
[2]赵芳智.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07):38.
[3]何政生.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9(52):164.
[4]韦守信.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9(18):66.
[5]俞赛红.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9(14):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