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卢顺友
[导读]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的展开已经离不开现
        卢顺友
        大溪镇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的展开已经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通过具象直观的视频、音频或图片的形式将抽象化的数学向学生展示,不仅能够基于学生理解水平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启迪学生思维的方式更能顺利开展数学教学,真正实现为教学和数学服务的宗旨。因此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相关内容,主要提出了三个针对性建议帮助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以期为教学领域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引言: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并且逐渐走向大众视野,它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核心课题。高效课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于教师,应当采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对于学生,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收获到很多知识;对于教学,课堂学习应当以其高效率发挥最大化价值。但是事实证明,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而这一定会影响学生学习能力及成绩的提升。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主要提出了三项内容就如何巧借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促使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益详细展开。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故事情境,让课堂教学优化
        在新课导入过程中,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并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使学生对于学习丧失热情。然而,若是教师能够找到合适的分寸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工作,则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这种环境下,知识犹如磁石一样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心灵的感染与熏陶。比如,在小学数学“可能性”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知“一些事物的发生是必然的,但是也有些事物的发生并不能预知”这个道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守株待兔》视频,通过播放学生感兴趣的视频能够吸引学生热情参与,帮助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待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再询问学生:“如果农夫天天守候在树下什么也不做就等着兔子,最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课堂里会立即热闹起来)有的学生说:“可能农夫的运气不太好,什么都没等到。”还有的学生说:“农夫天天等着兔子,总有一天会等到的,几率很大。”紧接着如果教师再问:“那种可能性会更高呢?”学生又会积极讨论起来并且热情发表自己的意见,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都会得到极大改善。最后教师就可以得出结论:“生活中有很多事情的发生不但具有可能性,发生的可能性也不尽一致,那么今天就来学习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如此一来,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还大幅度提升了整个课堂教学水平,进而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二、利用信息设备助力数学竞赛,构建高效自主学习氛围
        将竞赛纳入到小学的数学教学环节当中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竞赛机制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欲,从而使得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转换为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努力地解答题目以及总结解题技巧。不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是吸引学生关于学习的兴趣,竞赛不是一个差的选择,科技的发展已经帮助我们实现了多媒体信息设备与数学竞赛的交互融合,从而使课堂教学迸发出更多的生机与活力。比如说,在学习小数相关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将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两项知识合并起来讲解,在课前利用多媒体信息设备提前准备好相关的竞赛题目,而在课上将本班级内的学生分成abc三大小组,每小组都投放最适合本小组的竞赛题目,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和自主解答,随后在电子交互式白板的作用之下,鼓励学生们每组派出代表在白板上写出自己的竞赛答案。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一刀切式的教学弊病,又可以使得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看到和学到所有类型的题目,同样的采取这种多媒体和竞赛交互的机制,可以将学生们整个的运算过程和思考过程直观地展现出来。尤其是可以帮助学生们自己进行查漏补缺,例如当成绩暂时靠后的小组成员上台解题的时候,若是他们的解答过程并不完全正确,那么其他两个小组的成员都可以立即站起来予以纠正,这样的课堂氛围将学生作为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评价和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方法。
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组竞赛,让学习成果提升
        日常教学实践通常会存在这样一个观点:合作探究对于个人学习能力之上的问题解决意义重大。但是,基于现实情况考量,小学数学教学中通常存在协作比较浅显的现象、并不能够实现课堂上的有效互动。很明显,这样的现象对教学活动的展开并没有好处,相反还降低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达成。基于以上,笔者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结果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效果显著。例如,在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各类型竞赛题目,让各小组分别选择一组题目进行解答,提前设置好有限的解答时间,时间一到自动多媒体设备会自动翻到下一页继续选择题目解答,直到最后一页结束。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确保各小组做的题目不完全相同,也加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地,各小组学生通过在合作竞赛过程中发现自身学习的短板,以便于之后有针对性地更好学习。从而不难发现,巧借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教师均有帮助作用。对教师而言,这种方式能够使教学更加生动灵活,课堂参与及讨论能帮助教学过程更高效;对学生而言,积极讨论参与能够完全调动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结合以上论述,将信息技术纳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还能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帮助学生思维的延伸。基于以上论点,本文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主要从故事情境创设、营造探究氛围、开展小组竞赛这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希望能给目前相关教育领域一些建议,以期为学生高效学习、持续学习、全面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宋温泰.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142-142.
[2]靳浩岩.浅谈巧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智力,2020(28):171-172.
[3]黄春兰.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