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凤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展开实施,新的课堂教学的方式引来愈来愈多关注。新课程强调,现代教学理念一方面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贯彻,另一方面要突出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建设者。要坚决贯彻这一理念到教学过程中, 教学课堂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案和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其中推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能高效的促进学生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探讨。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构建师生合作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是亟待探究的。本文从师生合作学习的效率及目前高中化学课堂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推进实行师生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策略等几方面给予粗略地阐述,以期望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化学;应用策略
引言: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化学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标准》强调要“强化学生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且要“学生善于与人合作相互团结,共同探讨,要具有团队精神”。新课程下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建立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探索实践经验和相关教学标准理论,对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策略展开讨论。
一、合理划分学生小组
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是能够有效合理的划分地划分学习小组。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在分组过程中要合适处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促使小组成员之间能够产生最强效的化学反应。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异以及心理特征和团结协作意识,还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性格等特点进行全方位考虑。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积极因素对抗消极因素,使学生小组内部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学习,形成优势互补的学习环境,这样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个人能力促进个性发展和全面进步。当然,教师还要适当的给予学生小组内部以及小组之间一定的竞争压力,比如设置奖项惩处,鼓励优秀学生继续保持并带动组内相对弱势的同学。高质量的教学组可以形成明显的互补优势,学生可以通过合作高效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应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绩,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在分组前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这些学生应该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学习小组完成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活动。例如,在学习常见的酸碱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知识点。教师可以提问引导学生,让学生找到生活中常见的酸碱,总结后罗列出来。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完成教师的任务。学生们可以很容易地列出常见的柠檬、酸奶、醋等物质,这些物质含有大量的酸。如柠檬酸,乳酸和乙酸。
通过合作找出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的印象。
二、合作学习需要以发展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
思考来自于问题,问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动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更好的解决和分析问题,这样小组合作就有了非常明确的载体和方向。在合作的过程中,要避免肤浅的合作,避免由于学生不知道如何合作而造成的无效合作的情况。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当老师让学生了解氧气的生产原理,老师第一次使用各种药物准备实验中的氧气,和教师选择高锰酸钾准备氧气,但在实际制备过程中,发现操作不当会导致各种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总结各种实验问题,写实验报告。在小组汇报中,老师能明白水槽里的水开始变红;实验过程中试管II会爆裂;实验完成后,水会不受控制地回流到试管中,也会导致试管爆裂;当木头与火星一起被用来收集氧气时,实验现象并不明显。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之后,教师应做好解决问题,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分析问题在理解的前提下实验情况,这样学生就可以发现问题后立即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实验过程。老师要求每个小组都要分工合作好,特别是在具体操作上,这样才能让实验成功,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也会很开心。
三、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合作中探究知识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在培养学生化学兴趣的同时,需要锻炼学生的化学素养,在鼓励学生留心做生活有心人之后,更好的发现生活中的诸多化学问题,进而以通过问题的方式不断地探究兴趣。其实生活是巨大的教育资源宝库,我们在生活中若能做到认真留意,就能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如,有的学生在生活中能观察到钢筋会生锈、饭菜会发霉、煤炭会燃烧等,这期间蕴含的化学知识内容就显得有些丰富,学生也能在长期的观察中有新的思考,从而能深化学生化学理念的过程中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另外,开展化学实践活动的时候,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锻炼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化学能力,让学生对科学有着较好的态度,在求真务实的过程中,通过锻炼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让学生能从化学的视角看待问题。例如,在学习金属化学性质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先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尝试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学生可以现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实验检验。合作开展实验的过程中,先将洁净的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当中,观察溶液与铁片的变化,会发现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并且铁片表面出现红色附着物。将金属锌放入到盐酸当中,会发现金属锌逐渐融化,并产生一定量的气泡。而将金属铜放入到盐酸溶液当中后,会发现没有任何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方法便可以对讨论的结果进行验证,对相关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推断。
结束语: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初中化教学工作,能够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有效锻炼,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配合能力。教师要做好分组工作与引导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参考文献:
[1]贺瑛.合作学习策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尝试[J].化学教学(7):18-21.
[2]袁中强.合作学习策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尝试[J].中华少年,2019(26).
[3]龙宪广.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000(017):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