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农村初中数学个性化学习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梁丽梅
[导读] “互联网+”在当下已经成为了一个热词,
        梁丽梅   
        百色市右江区阳圩中学  533032
        摘要:“互联网+”在当下已经成为了一个热词,它是信息时代下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新形态,“互联网+教育”就产生于这样的形势之下,它将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成为当下热门的教育形式,它的出现、发展无疑也对数学教学受益,使数学教学方式呈现信息化、多元化,是开展数学教学的有力支持,实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因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在“互联网+教育”技术支持的背景下农村初中数学个性化学习的几点策略,并对农村初中应用信息化教学进行数学个性化学习提出相应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农村初中;数学;个性化学习

        前言:“互联网+教育”在教育领域持续升温,是教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它促使了传统教育的转型、升级、创新。即使是在经济较为落后、资源较为匮乏的农村地区,互联网教学也受到广泛的欢迎、应用。它是教育的有力补充,减少了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不足。它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农村初中数学个性化学习策略
1.1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是促进良好思维形成、发展的源泉。只有有效的情感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而创设情境就是从“情”入手,从而构建“境”,由此形成相应的问题进行课程的导入。
        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能使教育资源网络化,以互联网+教育技术为载体,以微课、微视频、课件、动画、图片、文本等形式为主导,给予学生最鲜明的视觉刺激,带动课堂氛围,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其次,情境化教学将数学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表达了数学的本质,是真正地学以致用。另外,情境化教学能使数学教学内容以完整、系统的体系结构展现,促使学生导思,引导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及对新知识的困惑进行思考,并及时对新旧知识点进行整合,理清思路;网络工具能使学生的思维从旧知识的节点指向新知识,并将学生的思维、智力激活到最佳状态。最后,通过互联网,老师能给学生随时随地发布学习数学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1]。
        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下的情境教学,能够为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提供相关界面,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为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提供了更为直接的环境。学生之间能组成不同的小组,共同研讨数学上的问题,将个人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在网络工具的支撑下,学生之间能不受时限、地点的约束,以文字、图像、声音等方式沟通交流数学信息。这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竞争精神、团队意识、合作探究学习等能力,这些都是促进学生数学个性化学习的体现。


1.2多元的实践操作,促进学生的思维拓展
        素质教育内涵指出:要开展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目的的教育,课堂上的教育远远不能达到这个目标。实践能力和思维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每个人会获得不同的体验、收获,如果只局限于个人的世界,那么只会束缚自己的思维能力。而课外实践能进一步将学生的实践操作引导到更大的空间,将学生的思维延伸到更广阔的方向,且这种延伸是多维度、多角度的。
        如在学习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时,为了贯彻生本教学理念,实现个性化教学,可以针对该内容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的拓展。如在学习了平均数、中数、众数内容后,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任务,利用所学统计学知识去统计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理解这些特定数在实际生活中代表的意义。如调查统计全班学生的身高、每位同学每天的运动时长等,然后借助于网络平台记录并分析这些数据,简要探讨其意义,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1.3科学设计作业,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良好的数学学习离不开课外作业的延伸。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也能使数学老师了解学生对某个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对学习进度自由掌握,实现个性化学习。另外,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老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不同难度的作业并按序排列,供学生自主选择,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在网络平台上老师也可以布置实践型数学作业,学生以学习任务为驱动,自主上网查询、收集资料、自主探究,能接触到海量的课外资源,并在困难中完成任务,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能拓展自己的思维和眼界,完成个性化学习。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农村初中数学个性化学习的思考
        农村教育依然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虽然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学校教学基础设备、教师专业素质、学生自身因素相比于城镇水平,依然有明显的不足。因此,农村教育如何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农村教育教学水平的个性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要不断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资金投入,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要不断提升农村教师素质,也要给予老师丰厚待遇,引入城镇优秀教师;加强对农村地区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的建设,以强化顶层设计、推动政企结合、以点带面等途径实现对农村初中数学个性化学习的宏观地位、以政府牵头带动企业对系统的建设来发、逐步带动个性化学习系统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2]。
        
结语:
        综上,农村初中数学要始终秉承自主适应学习、个性化学习的自主学习模式,依托于互联网+教育技术支持不断获取多元教学方式,使学生完成个性化学习。
        
参考文献
[1]沈正凯, 张礼芳. 信息化手段下初中数学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学策略[J]. 电子工程学院学报, 2020, 009(001):P.54-54.
[2]邢虞萍.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 成长, 2020(4):154-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