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张合锋
[导读] 与小学数学相比较,初中数学具有更好的系统性,
        张合锋
        陕西省商南县金丝峡镇初级中学

        摘要:与小学数学相比较,初中数学具有更好的系统性,从而其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自觉自主性能力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数学学习质量的保障离不开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升,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讲解并不利于其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将更多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首先就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心灵简单分析,紧接着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话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培养;教学质量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当代社会人才必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才能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少频次、低质量的学生学习活动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没有起到助力作用。教师必须重点关注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鼓励学生多学习、多思考、多与他人交流,从而为后期长远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剖析初中数学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在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传统教育的模式的局限性而逐渐重视教学质量的提升。然而仍然还有很多教师没有探索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新教育模式,在传统教学的框架里展开教学工作。在这种背景下,以死记硬背为主的板书式教学仍然是数学课堂的主要部分,大部分教师只是直接将机械化的计算方法传授给学生,但是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
1.2学生主动性差
        学生自主能力得不到提升不仅仅是由于教师们教学重点不突出,更重要的是学生本身对于自主学习的热情不足。拿初中政治教学来说,学生在课堂上大多安安静静的听老师讲述知识点,很少参与课堂互动以及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遇到不明白的知识点也会直接忽略而不是提问。从目前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初中数学课堂活跃性不高,学生不愿意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也没有主动提问的积极性。最后的结果是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以及学习效果不明显。
2.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价值
        基于初中数学具有客观理性的基本特征,数学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将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以及生活中都能够学习使用数学,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另外,教师应该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重点,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对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加强以及学业负担的减轻都有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有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学生也能无意识地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3.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1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建立在会学、想学、能学基础上展开数学学习。以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切入点,实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将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作为切入点,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点。例如在学习“轴对称”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剪纸、动画、电视、冰箱等等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在学生自主探讨的基础上,将对称性教学内容引入到课堂中,为学生有效的设置疑问,留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营造思考的良好氛围,让学生积极大胆的探索、质疑。
3.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首先建议学生重视课前对将学内容提前学习,从而形成对课堂内容的初步框架,并从整体层面熟悉知识点框架。其次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知识点,突破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学生在课堂听讲时能够有针对性的回答,使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进一步的,教师不应该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中心,占据课堂教学的主导权一味地输出知识点,而是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宽松愉悦、积极向上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当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为学生思维的拓展提供必要条件,于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3强调学生独立性的提升
        初中数学教学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关注学生独立性的提升。独立性是让学生摆脱教师主导课堂的关键,促进这种依赖性的摆脱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每一个学生都作为独立个体存在,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例如轴对称图形、旋转对称图形、中心轴对称图活等等含义不一致,发挥类比优势,察觉其中的异同,从而加深对上述数学概念根本属性的认知。
3.4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为此学生必须要摆脱教师的束缚,强调合作学习模式的高效应用,面对数学难题,小组成员一起探讨,思考,分析,解决。例如让学生围绕几何图形的体积公式,这一知识点展开探讨,小组成员一起制作相关模型,通过测量、实验、校验得到结论,同时小组成员在合作交流环节也及时察觉自身不足和他人不足,从而做到正确引导,在多方合作下促进问题的高效解决。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学生也强化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集体合作精神高效发挥,学生积极探索,积极实践,真正成为初中数学课堂的主人。
        结束语:结合以上论述,本文认为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纳入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中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初中教学的领导人,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的教学优势,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明确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自身发展的必要性。除此以外,教师也应该结合社会实际发展情况采用更多可行的教学对策来达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自主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长远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会峰.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讨[J].读与写(上,下旬),2014,000(019):227-227.
[2]陈露.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2).
[3]林春梅.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9,000(010):P.6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