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珍卿
河北省宁晋县孟家庄中心小学 河北宁晋 055550
摘要:素质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素质教育的推行,强调了在书本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多方面综合能力的重要性,是关乎民族发展和全民综合素质提升的一项重要教育工程。文章结合如今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实施策略;
所谓素质教育,便是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培养多方面综合能力。就小学数学而言,实施素质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还需要懂得从数学知识中延伸出的数学思想,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数学思想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对小学生的学习与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得到进一步加深,对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也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现如今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实施情况仍然不是令人十分满意,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
一、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
1、教师压力大,学生课业负担重
素质教育推行已有二十多年,这种教育理念也已被人们普遍接受。然而,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很多小学教师自身承载着巨大的教学压力,在平时的教学安排上难免会不自觉地融入更多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课业量,以求能够快速提升数学成绩。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是为学生减负,为教师减压,如今很多学校的素质教育实施情况却未达到预期。由于学生成绩是教师考核的主要部分,教师对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视度没有改变。在繁重的学习任务面前,学生休息和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不免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2、评价机制还不完善
据调查,超70%的人认为学生成绩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对于学生各方面综合素养的考查制度,目前还不健全。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的评价机制也不是很完善。各个学校大多仍然是只重视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全方面素质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真正落实的具体措施
1、健全教育评价机制
科学健全的教育评价机制必然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强大的动力,不仅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也能够有效缓解教学压力,让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数学素养,保障学生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愉快地开展数学学习。健全教育评价机制,首先,要明确教育目标,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其次,要以服务于全体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宗旨;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小学数学教育规律,保证数学教学的良好开展。
2、为教师减压,为学生减负
近几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提醒着人们对心理问题必须提起足够重视。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导师,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深远。特别是小学教师,他们更是学生崇拜模仿的对象,其精神面貌对小学的心理成长影响巨大。减轻师生压力,使其保持健康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也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老师的工作效率。要从根本上解决师生减压问题,学校还需培养相关的评价机制,不单纯的以学习成绩来评定教师和学生的优劣。此外,学校还需定期组织一些有益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活动,来丰富师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重视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不免枯燥难懂,要长久坚持并求得良好发展,必须以兴趣作为支撑。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就需要数学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引导,让学生在数学实践中感受数学这门学科中蕴藏的丰富内涵,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喜欢上这门学科。乐学是学好数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乐于学习数学,才有可能进一步发展自身各方面数学素养。要让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顺利开展,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上都需要精心设计,既要注意到新旧知识的衔接,又要注意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必要的时候还要针对所讲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此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理解数学知识,让数学学习更具生机与活力,让数学作业也更具多样化和趣味性。比如,布置作业让学生用直尺测量裤子的腰围。这样的作业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更具趣味性,学生完成起来也不会耽误很多时间,但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锻炼却很有帮助,比简单的做题更有效果。
当然,要实现学生乐学,还需要老师实时的关心与鼓励,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自信心。同时,教师还要注意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肢体语言的辅助作用,让学生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课堂学习。
4、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重点。学习数学并不是简单的会解数学题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理解并掌握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并能够将所学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运用数学思想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在课程讲解时要求必须做到准确严谨。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讲解,帮助学生发现并掌握其中的数学思想。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采用下面两种教学方法:一是,通过具体事物找规律。对于全新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或是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从中寻找规律,然后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归纳,将具体事物进行抽象延伸,从而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新课程内容。这一获取知识的过程,不仅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其它诸如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推理能力等等多方面能力也同样得到了锻炼。二是,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对于新旧知识联系较为紧密的新课内容,教师需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将未知内容转化为已知,从而得到问题的解答。
总之,素质教育是关乎祖国未来的重要教育方针,必须提起足够重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夯实基础。同时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数学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开展素质教育,最终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颜景强.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天津教育.?2021,(04):84-85
【2】张超. 小学数学学科素养及培育路径【J】. 江西教育.?2021,(03):47
[3]白荟英.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第二课堂(D),2020(09):86-87.
[4]高卫平.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20(12):38.
[5]马字利.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0(08):72.
[6]马晓琴.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J].读写算,2019(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