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新兴路学校 271104
摘要:伴随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也随之进行了改革。在以往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当作长久追求的一项目标,然而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却会致使整个课堂氛围尤为枯燥乏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动性。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务必要善于针对以往数学教学的不足之处,积极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改进措施
引言
伴随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也随之进行了改革。在以往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当作长久追求的一项目标,然而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却会致使整个课堂氛围尤为枯燥乏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动性。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务必要善于针对以往数学教学的不足之处,积极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素质教育,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观,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深,无法在第一时间彻底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导致其教学存在观念落后、方式单一等问题,这就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也得不到有效提升,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兴趣不足
数学是一门具有强烈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很难对数学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学生的生活阅历比较浅薄,对于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缺乏一个准确的认知,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问题堆积的结果,更加不利于学生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三)课堂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就当前情况而言,许多初中数学教师采用的仍然是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模式的引进、创新方面的重视程度与力度都比较小,即便是认识到了微课教学、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的高效性,但是在具体应用时却比较表面化,导致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仍然较为单一,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额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目前,已经有部分初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渠道引进、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未能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以及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考虑,导致这些教学模式、方法的应用都较为浅显与表面,加上一些教师对于这些教学形式心存疑惑,也是导致先进教学方法、模式应用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效率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浓烈兴趣往往可以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若是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是生硬地给学生传授枯燥的数学知识,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首先,为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教师可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加入实践内容。活泼好动、爱玩爱闹是初中学生的天性,为实现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天性的完美结合,教师可在授课过程中融入一些实践操作或情境模拟,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方程应用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为了提升学生对应用方程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未知数方程知识的理解,可以在教室里模拟布置一个商店情境,分别让学生扮演营业员与顾客,在模拟实际买卖东西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数字、货币、购买方案等的认识与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使学生乐在其中而又收益匪浅。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总结,增强知识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充当知识的探究者,教师只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辅助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与应用的自主探索,在加深学生学习印象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结合生活实际,引发学生共鸣
数学知识本就来源于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存在着密切关联,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结合于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共鸣之感,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体来说,通过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进行结合,能够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以更为生动性、直观性的方式展示出来,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教师还应善于引导与帮助每名学生,让学生能够将自身所学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以检验自身的学习成效,并在实践期间强化自身理解数学定义与数学概念等,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印象。与此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原来数学知识在生活之中是随处可见的,只要我们能够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自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更多的数学知识,掌握到更多的数学学习技能。这样不但利于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推动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应注意的是,在选择生活内容时,教师要选择贴近于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容,还需注重自身所选择的生活内容是否符合于所讲述的知识内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最为恰当的时机去融入生活内容,以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开展。
(三)加强学生思维的培养
数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为此,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创编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目,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原有的数学基础,对其进行合理地分析、探讨、推理和论证,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同时开阔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数学教学重难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相似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测量旗杆的高度”与“相似三角形”的教学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如果你是一名升旗手,为了更好地完成升旗任务,需要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你该怎么做?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将学生放置在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中,不仅拉近了学生与学科之间的距离,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具体的形象做支撑,能够有效减少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的阻碍,引导学生用“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测量旗杆高度”的问题,同时也用“测量旗杆高度”的方式对“相似三角形”进行论证,在强化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若能够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势必能够指导学生探寻到学习的正确方向。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我们应善于优化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去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保障初中数学教学的成效,让每名学生均能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实践之中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苏志华.初中数学教育现状及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0(12):194.
[2]董淑艳.初中数学课后学习开展现状及改革路径初探[J].考试周刊,2019(73):85+87.
[3]孙爱荣.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9(14):5.
[4]梁莹莹.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现状研究[D].河南大学,2018.
[5]苏冠雄.初中数学教育现状及课堂教学方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