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董华 王政伟
[导读] 高中阶段的学生行为在无形中非常容易受家长和教师的影响,
        董华  王政伟
        沂源县第二中学  山东淄博  256100
        沂源县第一中学  山东淄博  256100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行为在无形中非常容易受家长和教师的影响,班级作为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大家庭,上至领导班主任,下至班级班干部都是学生言行举止的引导者。因此,班主任要采取循序渐进和正面引导相结合的措施,既让学生感受德育气息,又使学生能够投入德育活动中,提高德育工作教育的实效性。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思考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德育教育;融入策略
引言
        在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会基于教学实践或学生日常行为渗透思政德育教育。作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引导者,班主任要想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德育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教会高中生理解与认知,注重品德塑造。
一、德育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当前开展德育工作,要求班主任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培养,满足时代发展要求,促进文化建设,这也是对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实践,立足于学生和教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受到长辈的宠爱和溺爱,使得一些学生形成了自私、骄纵的性格。在教学中开展德育,可以对他们的性格进行纠正和优化,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另外,德育工作在教学中的渗透,还能够优化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二、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管育模式实施注重形式忽视实质性
        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为了满足新课程标准下的育人要求,班主任必须要积极宣传管育的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和理解学生,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详细地讲解,在日常管理中能够公平和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但是就目前而言,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对这一理念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落实,仅仅是将班级管理理念的表面内涵表现出来,以至于管理方法和理念不够合理、科学,并未对其展开详细的管理方案。
        (二)忽视学生诉求
        在以前,我国实施学科教学时,包括德育课程的开展,通常都是采取传输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内化”在德育中的作用。德育不能单纯依赖于“教”,应该由高中生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和身边环境的相互影响来建构。因此,可以说,高中生德育工作不仅是外部规范的结果,而且还是生活环境中逐步产生的内部思想的结果。但是,眼下许多高中学校德育工作的落实单纯是流于统一化规定,并未直视学生核心思想。
三、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班主任以身作则,提高自身德育素养
        班主任可以从多个方面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的思想言行。首先,班主任要在班级中注意自己要表达的行为,面对班级中捣乱犯错误的学生,要采取冷静处理的态度,及时的找这些同学进行思想沟通并以理服人,切勿在学生面前大声呵斥,更切勿言语粗鲁,保证自身良好的情绪和谈吐,给学生塑造一个积极的形象。

其次,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将班级作为自己的“校园家庭”,通过日常的小事表达自己对班级的热爱,在讲台上遇到纸屑时顺手捡起,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行为,对班级甚至校园的垃圾都会做到随手捡起。在班级内开辟一个植物种植角落,引导学生产生付出和收获的意识。对于班级内不同情况的学生,班主任要做到一视同仁,秉承公正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位集体成员。在班级内通过这些细节潜移默化的感受到班里良好的德育气息,通过一点一滴的事情为学生们树立一个三观正确、品行兼优的榜样形象。
        (二)丰富教学实践活动,建立健全德育教育管理体系
        吸收社会力量,丰富教学实践活动,是高中德育教学开展的重要形式之一,相比较理论知识学习,通过亲身经历,真切实践,能够让学生感受更加深刻。一方面,班主任可以组织课外活动,联系相关社会资源,基于博物馆、美术馆、烈士陵园、城市著名景点等地,就社会发展历史进行讲解和叙述,丰富学生的认知和人生阅历,让学生体验人生百态,增长见识。比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爱国意识,参观军事基地,能够理解军事强国和大国文化的概念;通过了解成功企业的生产经营运作,能够熟悉社会发展和人际交往等内容,感受学习与就业的差异性。为了强化学校同社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必须要把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经历与体验相互联系,有针对性地暗示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还要通过强化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与沟通,还要定期召开家长会,了解学生思想认识及行为表现,与家长共同努力,提升学校德育管理水平。最后,一个健全的德育管理评价体系,是保证德育教学顺利开展与实施的前提,要想促使德育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水平,取得实效,学校必须健全德育管理评价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加大力度做好对学校德育管理人员的奖励与评价。
        (三)加强和各科教师的配合,提升德育工作效果
        为了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应该积极的和各学科教师交流,从不同的方面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以及动向,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以及表现情况,有效处理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德育通常落实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因此,班主任要多和思想品德教师沟通配合,在平时的生活以及学习中,班主任应配合思想品德教师关注了解学生思想情况,多和学生沟通和聊天,及时的把握他们的心理、生活和学习情况,改变以往被动的状态,不要等到学生出现问题后再解决,而是要防患于未然。班主任在工作以及教学中,要注意树立威严的形象,还要平和友好的与学生交流,让他们勇敢的在班主任面前表现真实的自己,将心中的感受以及问题告知班主任,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班主任,面对学生的信任,也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隐私,不要运用过激的方法处理问题。高中生处于特殊时期,心理比较敏感,班主任要对学生付出爱心,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通过班主任和各科教师的努力和关爱,学生也能积极学习,不辜负期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管理模式,明确管育之间的关系,立足于当前高中班主任德育的现状,通过交往育人,以德感人,以理育人,以理服人,创新班主任的管理方法,以身作则的原则,借助“管育并重”的德育模式,不断加强学生的德育效果,最终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吴南平.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途径探析[J].考试周刊,2020(88):19-20.
[2]王晓林.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价值探讨[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3]张安琪.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对策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4]许国美.高中班主任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5]刘强.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价值讨论[J].教育界,2020(3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