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细燕
梅江区芹洋学校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创造力的培养。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本文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对初中数学进行教学实践,深层次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雨课堂;智慧教学;个性化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初中数学课堂的形态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学生接触的电子产品、网络资源远远超过我们学习的时代,传统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初中数学教学,将课堂由课上延伸到课下,已经成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师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学校无智慧平板班,学生不能将手机带入校园的事实,就以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开展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为例,探索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一、“雨课堂”智慧平台概述
雨课堂是由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组织研发的学习终端,是基于“互联网+”的思维,利用微信和PowerPoint软件建立教师端与家长端(学生端)的互联。“雨课堂”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PPT和微信中,贯穿 “课前”、“课堂教学”、“课后”等教学环节,全程记录教学活动的数据,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数据,为学生的考核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帮助教师及时进行教学自我诊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基于雨课堂智慧平台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基于学校无智慧平板班,学生不能将手机、电子产品等带入校园的事实,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主要应用雨课堂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智慧平台功能,结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为例,探索基于雨课堂智慧平台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1.课前预习
传统的课前预习是教师口头或书面布置下节课预习第几页,题目有哪些,形式单一、枯燥,学生们往往应付了事,预习效果不佳。
雨课堂的课前学习内容丰富,教师可以将预习内容如下节课所用到的课件资源、视频资源及相关素材,通过语音、视频、习题的形式发送到家长的雨课堂手机端,完成相关教学资源的推送。家长通过关注雨课堂公众号进入教师所创建的班级,接收到教师推送的资源后,学生在家长的监督或独立自主进行预习。借助该平台,教师能够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学习时间、提出的问题、标记不懂的 PPT 内容、给教师的留言等,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也可与同学之间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探讨。这些都为教师备课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意见,使教师更能精准的制作课件和教学计划,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授《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这一章节的内容前,我通过雨课堂发布了课前小测,通过答题的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对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方等运算的掌握情况,知道了学生对这些运算的易错点在哪,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提供了学情准备。
在学生完成课前小测后,我根据相应的数据分析,根据易错点,在雨课堂发布相应的易错知识点的微视频,供学生再次学习,同时创建讨论圈,将要注意的点通过语音发布到家长微信端,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知识的讲解扫清知识障碍,使学生更易接受新课讲授的内容。
同时,在雨课堂发布有理数混合运算预习任务清单,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并实时标注完成情况,让老师清楚知道学生的问题、盲点在哪,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2.课后复习
传统的课后是学生上完课后,回家完成相应的作业。很多同学在不懂的情况下只能寻求家长的帮助,家长不会辅导的情况下,只能把问题留到明天。雨课堂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向学生发送有关本节课的课件、微课、在课堂上录制的知识胶囊等相关资源,学生可以反复学习,学到懂、学到透。
有理数混合运算这一节内容讲完后,我及时在雨课堂发布本节课的课件及知识点的微视频动画讲解,让学生课后针对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点及做作业过程中不会的题目,反复地查看课件和微视频进行再次学习,学生还是不清楚时,通过语音与老师建立联系,教师将学生提到的共性问题通过雨课堂发布到每个家长的微信端,及时有效的沟通,将一节新课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雨课堂的课后智慧复习功能还体现在教师可以在雨课堂发布练习题,如单选题、多选题和主观题,系统会实时显示学生的答题结果统计,教师对学生练习题的正确率和错误率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这种数据收集的方式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其目的是以数据作为参考依据来客观评价教学,更好地监督学生的学习。
雨课堂平台可以记录加入课程学生的每一次测试结果,每一次的出勤记录,每一次的留言信息,以及上交的作业情况,并会在课程结束后自动形成考核成绩。这种方式既科学地记录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又减轻了授课教师的考核负担。
三、结语
雨课堂除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这两大智慧功能外,在课堂教学中,雨课堂还能将手机变身移动的“遥控器”,随时在学生周边走动,控制课件,教师的活动范围不再限于三尺讲台,极大地拉进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雨课堂还有“投票功能”“弹幕式课堂讨论”“随堂测验”“随机挑人”等功能,但这都基于有学生终端的情况下使用。
雨课堂把复杂的信息技术通过PPT 和微信相结合,对于教师操作简单、易学,使用者无需额外学习其使用方法,只需掌握 PPT的操作技能即可;对于家长无需下载APP,只需关注雨课堂的公众号,就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在家里接收到教师发送的教学资源,反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线上与同学、老师沟通,解决问题。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为广大教师和家长及学生建立了一个更为智慧和个性化的学习平台,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互联网+教育”,让手机由游戏的“低头”工具变成了学习的“抬头”利器。因材施教变成了现实,教师愿意教、学生乐意学,这正是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金萍.谈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数学教学通讯,2020(10):55-56
2.王玉华 马少帅.基于移动智慧教学“雨课堂”的教学创新研究——以高等数学基础课程教学为例[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77-79
[3] 陈海玲."雨课堂 ”+PPT 教学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 [J]. 广
州化工,2017(5):32-34.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程2.0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TSGCKT202045)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