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政治课程中优化议题教学模式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娄凯
[导读] 政治是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所需学习的基础学科,
        娄凯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一中学  253400
        摘要:政治是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所需学习的基础学科,这门学科对发展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重视起来。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往往只是单一性的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的培养。并且,目前的高中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和生活方式获取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很难激发主动性,无法将理论与现实联系起来。教学效果不佳,应对这种情况,高中政治教师有必要重视教学方法的革新,将议题式教学这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上,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议题教学;政治教学
引言
        在很长一段发展周期内,高中政治教学活动都是以教材理论为中心的,这是因为政治学科本身就属于文科,对学生的识记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背诵更多数量的政治知识,也逐渐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难以及时分享自己的学习观点。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也难以产生深刻的思想政治认识。对于这一现实问题,议题式教学理念则提倡在主题讨论活动中设计开放的议题,由此引导学生朝着议题方向进行多维思考、全面分析,由此便可促使学生自主建构学科知识,且可很好地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积极组织议题式教学活动,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准备。
一、议题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愈加强烈。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全面人才的需求,学生在这个多元化时代中能够通过更多渠道获取信息,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宽,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更加独特。同时新时期学生的自主意识及独立意识较强,他们更希望自身的发展是个性化的。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希望在发展素质教育的同时使学生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并且具备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可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就决定了采用议题教学时,需要让学生主动经历观察、辨析、反思以及实践过程,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进行议题教学时,也能够突显出该课程的参与性,助力思想政治活动课程的实施。同时,议题教学更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不断的思考、讨论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及深化,并且不同的议题也能够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制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与他人合作及进行决策的能力,最终成为有思想、有担当、有正确价值观的优秀青少年。
二、议题式教学的具体运用
        (一)重视信息搜集,使学生做好充足准备
        高中政治教师在实施议题式教学策略时,还应该让学生做好信息的搜集,使得学生能够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生活实例,以此让学生更好地围绕议题展开讨论,增强学生讨论议题时的效果,促使议题式教学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如在教授“多彩的消费”这节知识时,笔者便会引入名为“消费观对人产生的影响”的议题。在议题开展前,笔者会鼓励学生围绕这个议题做好资料准备。首先,笔者会使得学生回顾自己所学习的本单元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有效记忆理论性的知识。接着,笔者便会鼓励学生多多采访身边的朋友、亲戚等人,向他们提问有关消费的问题,了解他们的消费观,明确他们现状,探究消费观对他们的影响,并使得学生能够将所采访的结果进行有效的记录。在学生准备好这些内容后,笔者便会让学生进行最终的整理,并使得学生能够拿着准备好的信息,参与到议题式的讨论中。这样,学生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能够胸有成竹,也能够掌握更多的他人所探究的结果,从而有效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使得议题式教学变得更为有效。


        (二)从生活着手设计议题,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
        思想政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应该重视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中思考,对政治议题产生亲切感,增强政治认同素养。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设计议题,让学生学会判断政治价值,引领学生从社会正义出发,思考判断相关问题,提升对社会政治的了解和认知,真正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认同,使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认同中华民族文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最常见的火车票这一元素出发提出议题,让学生通过政府的职能相关知识对铁路行业的管理与服务进行有效的讨论,这时学生会分为两个派别,分别持有无座票应该打折和不应该打折两种意见。通过收集相关铁路的制度和政府管理的资料,让双方进行讨论,既在辩论赛中增强学生对铁路知识的了解,又能引领学生认识政府对铁路部门的有效管理,真正地让学生认识到政府的职能,促进学生正确政治认同素养的成长。
        (三)组织平等和谐的议题讨论活动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组织议题式教学活动是为了从某种程度上改变学生的思维结构,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科探究,使其能够自主利用政治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由此形成良好的学科思维,积累自主建构政治知识意义的有效经验。因此,待确定议题后,高中政治教师便要组织丰富的议题讨论活动,且要尊重学生、引导学生自主阐述个人观点,使其结合个人经历认识去剖析议题背后所蕴含的政治哲理。如此,则可切实优化学生的政治思维,确保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例如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一课教学中,针对现代社会所存在的本土文化流失问题,笔者就设计了一个“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问题”这一开放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结合自己的文化意识去分析如何看待文化传播与交流活动。为此,笔者还在政治课上组织了6人小组合作讨论活动,希望学生能够及时发散个人思维,从多个维度来分析议题内涵。首先,学生要通过小组交流分享自己所熟悉的文化交流材料,例如部分国人仇视外来文化、有的青少年过于推崇外来文化等等,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材料来证明相应的观点,或者是将这些材料作为反面例子来引出个人想法;其次,小组内部便要积极讨论,针对“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问题”这一议题去分析文化交融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问题,归纳出正确的文化态度与传承意识。如此,本班学生则可通过同伴启发产生深刻的思想认识。接着,笔者就组织了小组展示教学活动,各小组要轮流阐述本组观点,全班同学均可针对一些异议提出质疑、做出反驳,由此则可进一步优化议题讨论效果。在此过程中,笔者也会引导学生归纳有效结论,摒除错误意识,希望可以切实优化学生的文化态度。
        (四)从社会发展着手设计,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为了使学生认知法律,并学会利用法律指导自己的生活,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议题,使学生充分理解法治的观念,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例如,在经济全球化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以“中美贸易争端热点”为背景,设计中美贸易争端爆发原因及影响的议题,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材料,让学生理解单边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引领学生学会利用法律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在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的过程中,要学会利用国际法增强对自身的保护,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道路的政治认同,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
结束语
        议题式教学顺应了教育改革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方式的突破,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成长的主人,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增强学科素养,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而教师应该准确把握议题式教学的内涵,不断地探究新的教学策略,真正地发挥议题式教学的价值,为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构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何赛军.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9(33):83-84.
[2]李军.刍议高中政治课堂中的议题式教学[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22):66-67.
[3]谢静.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9(90):1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