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军
浙江省台州温岭市滨海镇中学
摘要:体验式教学方案即是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不断体验,改变教学模式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应给予历史课程教学不断改革,深化体验式教学问题发展。对历史课堂做出创设,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把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的人文学科,负责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教师在教学时要优化历史课程教学,鼓励学生产生新的积极体验。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型生态对话教学课型初探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社会体验型;生态对话;教学课型
引言
目前中学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部分学生对初中历史的认识存在片面化,认为中学历史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认为历史教学只是机械性地进行知识的灌输,没有对知识进行深刻的思考。但是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要进行自我反思,面对当前的历史教学困境,积极寻找突破教学瓶颈的方法和手段。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学生能够通过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学生通过对初中历史的学习,能够积累必备的知识素养,为中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历史意识淡薄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的初中生对历史学习的重视程度低,一些学生认为历史学科没有语文、数学、英语分值所占比例大,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历史没有物理化学实用,一些学生认为历史只要考试前花一点时间背记即可。因此,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有的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及其科学价值,这些观念不仅会影响学生正确学习观的树立,而且影响历史教学效果,除此之外,还将对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观念及新课改的推进产生负面影响。
(二)历史教学地位偏低
在目前的初中教育过程中,历史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教学地位偏低,常常被作为“副科”来进行学习,历史作为“副科”当中的典型代表,教学地位偏低导致其教育价值不能真正体现,这也导致了历史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相比于在中考中占有很大比例的主科语数外来说,历史学科所占的比例较低,因此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性生态对话教学课型初探
(一)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学校要加大对历史课程的重视力度,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转型出来。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并且在历史教学活动中融入趣味化、探究性等的教学主题。让历史教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通过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从而进一步有效提升历史教学质量。首先,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想要展现自我,具有较强的表现欲。
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将会受到初中学生的欢迎。在进行角色扮演教学活动之前,学生要积极主动提前了解历史发生的背景、人物关系及其相关的知识点,这将对学生知识巩固起到积极的作用。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利用。初中历史发生的时间与学生当前的生活间隔较远,因此如果仅仅是依靠想象,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创设历史情景,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丰富教学内容,进行体验式教学
在课程改革大的背景实施模式下,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活动之中。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方案,使历史课堂变得更具活力。教师应理解学生并不是课堂上的单一知识接受者,他们更应该成为历史课堂上一位乐于思考、善于总结的探索者。教师需对现有的历史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不断丰富,借此使学生进行体验发展。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这一课程时,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帮助学生理解的重要知识点就是———何为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地点、意义是什么?武昌起义什么时候发生?在民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历史进程是怎样的?这些问题概括了本节课程的中心,学生在问题思考过程中会对当时的历史故事产生一个大致的理解。接下来教师可以继续进行课程导入,强化学生对于辛亥革命知识的理解。在正式学习之前,教师还可以结合微视频教学模式。通过展示孙中山的人物故事,让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理解。这会增强学生对于辛亥革命知识的认知,学生会了解到正是因为辛亥革命的发生,中国才真正摆脱了封建主义。之后中国在继续进步过程中爆发了一系列的起义,这使中国迎来了新的历史篇章。这样的内容丰富过程加强了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它提高了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认真聆听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思维想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敢发言,会发言。课堂气氛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积极活跃课堂的氛围,增强课堂间师生的互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教师应当转换自己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探讨知识,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对学生要像朋友一样交流,像长辈一样提出意见。在课程内容教授上,课前让学生进行预习,在课堂上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讨论规划,并画出重点列出框架,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内容的思路,同时找出预习当中存在的问题,在后面的发言过程当中,由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分组辩论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间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推动教学进程的加快,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华文明的传承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初中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学生了解世界文明、开阔视野和丰富知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面临的诸多困境,要积极突破初中历史教学瓶颈。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历史教师,要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并更新转换自身的教学观念,为我国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付静宇.初中历史教学中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20.
[2]林港水.追求“智趣”的初中历史课堂生态特征及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38):129-130.
[3]胡娟.生命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融入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