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倩
陕西省彬州市范公中学
摘要: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是以接受式教学为主,即以老师的讲与学生的学为主要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教育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意义的引导。新课改下的教师教育主体地位不变,但更加强调对学生学习的创新性与主动性的引导。所以老师一直是教育教学中的领头人和指明灯。要想提升高中政治教学质量,政治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如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渗入情感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渗入;情感教育
引言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目标中提出: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具备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心理学角度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五个阶段。高中生处在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转变的阶段,相较于身体发育,他们的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在情感方面比较脆弱,可能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这一时期的他们还容易冲动,缺乏理性的思考。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肢体、语言等各种方法来传递教师的情感。
一、当前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注入式”教学方法导致知识与创新的失衡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注重教师如何教学,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如何掌握基础知识。换句话说,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注重的是教,而不是将教和学结合起来。然而,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总之,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知识的引领作用,引领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和方式方法。因此,新课改之后,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种“注入式”的开放式教学方法,这导致一些教师认为课堂教学越少越好,这种思维方式导致许多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基础知识。
(二)课堂教学变成了满堂问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提问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和把握,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研究和思量。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逐渐成为高中教育的中心。然而,有些教师把“学生主导”简单地等同于“学生回答问题”,认为课堂提问越多,越能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这种思维是单方面的,是不能采纳的,因为学生眼中太多的疑惑只反映了对教师知识权威的质疑,用问题代替学生的思量、创造性和研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受到极大的制约,当问题集中在知识点上时,课堂教学又回到了古板、陈旧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上。
二、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深厚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要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对于教师而言,首先要全面把握教材的每一点内容,深刻理解,深入分析,形成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在课堂中才能游刃有余;其次,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知识水平、认知水平等,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学校也要给教师创造机会,送一些教师去名校培训学习,以此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专业能力强,学生才会从心底里认可你,才能很好地进行情感教育,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关注选材,彰显美德
根据新课标,高中政治教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注重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给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平台。因此,在设计教学时,要精心选材,一方面清楚阐述理论知识,为学生价值判断做正确引导;另一方面体现社会生活中的美,带给学生前进的正能量。精心的选材不仅贴合教学,给课堂增添活力,还能给学生带去视听盛宴,让其在课堂上体悟生活、社会乃至国家民族的文化魅力,无形中受到感染,激发潜在的积极情感,促进自身正确审美观、价值观的树立,逐步领会“美”的含义。
(三)教学内容应该要生活化
事实上,政治学的知识和学生生活是密切相连的,书中许多知识都是学生经历在现实中的。因此,教师应注意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把生活和教材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对政治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在平时教学中,老师要把生活的例子运用到政治知识讲解中,这样的学生就不会那么苦了。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关注生活中的实例,关注学生的生活。因为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趋于成熟,接触的东西更多。由于中学生的学习任务繁琐,而中国的学校管理模式是以住宿制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外界的接触较少。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为出发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样,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更加集中注意力,也对知识有了更加深层次的把握。
(四)增强教师的爱心
教师,不仅是一名教师,还可以是朋友。高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不太愿意依赖他人,就像一个“小大人”。教师要真正地融入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需要真正地关心他们,不仅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家庭情况,还要关注他们进步的一点一滴。只有对他们有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充满爱心,学生才会相信你,才会在课堂中很好地配合你,才能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情感教育是一个过程,需要教师用心去发现,用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有爱心,更要有耐心。付出总会有收获,学生对你的肯定,对你的信任,是对你教学最大的认可。
结束语
在高中,学生每天可以学到许多新知识,因此老师的教育手段更是重要。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推动下,教师有能力提出新的方法,新观点,完善教学的稳定结构。此外,新课程的改革,使我们教学更加独特、别具一格,促使老师的发展更加宽广。
参考文献
[1]闫红.情感教育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智慧,2020(26):11-12.
[2]孟仁祖.情感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求知导刊,2020(38):41-42.
[3]袁爱军.高中政治教学中情感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0(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