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谢逸舟
[导读] 对于学生来说,美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谢逸舟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江苏 苏州 215021)
        摘要:对于学生来说,美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良好的美术教育质量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思想和道德情操,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的美术教学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对于美术素养的关注明显不够,这显然不符合当前美术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文在深入分析美术教育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实践对策。
        关键词:学生;美术素养;实践研究;分析
        美术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路径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观念逐渐普及和发展的教育时代背景下,美术学科的受重视程度也在逐年提升。但是一直以来,老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都采取较为传统的教学形式,要想在短时间之内扭转这种教学观念,显然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对于老师来说,应该积极提高美术教学的实效性,优化教学形式,将提高学生美术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促进美术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一、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美术素养
        在不同的教育发展阶段,对于人才的定位有着不同的差别。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不仅应该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应该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和高效率的工作模式较好的完成相关工作,而美术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在学生美术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教学形式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相互脱节的问题,这对于美术教育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积极开展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教学实践,可以使学生具有创新发展的内生驱动力,进而在以后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独特竞争优势,促进学生实现持续发展。
        在此过程中,教学环境的营造对于美术素养培养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在营造教学环境方面多下功夫。老师应该深入挖掘美术教育的基本内涵,积极创新教学形式,并且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结合,不断丰富课程建设形式,提高美术素养培养的导向性[1]。除此之外,学生美术素养培养并不是一个短期的教育行为,而是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所以为了保证教育培养质量,应该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围绕美术课程教育目标,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教育模式,强化顶层设计,充分调动多方教育资源,共同为提高学生美术素养服务,实现预期的美术教学目标。
二、创新美术教学,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美术知识
        一直以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时候,老师都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形式,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不高。

同时,这种传统教学培养形式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有些时候老师会将丰富多彩的美术知识内容讲解的较为枯燥,学生对于这样的知识内容,往往没有深入学习的欲望。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在丰富教学方式方面多下功夫。根据一般的教学规律,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更加丰富的教学形式才是未来学生美术素养培养的发展方向。老师应该在充分意识到学生美术素养重要性的基础上,将其较好的融入到实际的美术教学之中,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真正沉浸在老师所营造的美术学习环境之中,进而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实现对美术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美术教学的整体水平。
        同时,围绕美术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去掉出传统教学模式之中不利于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部分,丰富教学手段,提高美术素养培养的实效性。强化学科教育实践,使学生通过美术知识的实际运用,深刻理解美术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加深对于美术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三、完善美术教学评价形式,提高美术教学实效性
        课程教学评价是衡量教育质量,及时发现教学实践中问题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通过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俄语知识的不同阶段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美术学习情况,进而调整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策略,都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作用[2]。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时候,应该积极完善教学评价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培养的导向性,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美术知识,提高综合能力。通常情况下,只要学生在考试之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就会被认为美术素养较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较强。
        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这一评价机制存在着较大的不合理性,并且这种单一的评价指标也无法有效衡量出学生的综合美术能力。所以为了实现美术教学目标,应该及时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增加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考察,将美术素养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设置科学有效的方式,综合考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对于其中发现的教育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最终为学生美术素养培养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理解丰富的美术知识内容,并且很可能会对学生的实际学习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在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时候,老师应该积极优化教学形式,围绕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同时结合传统美术教学的优势,创新教育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美术学习情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把握美术知识,不断提升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朱高峰.美术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课程——基于小学美术课程实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J].华夏教师,2018(33):74-75.
[2]梁冬.立足乡土理解世界——美术欣赏教学中对学生"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培养[J].美术大观,2018(12):136-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