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吉别日庆
[导读]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中生动的素材创设教学内容
        吉别日庆
        昭觉县普诗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摘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中生动的素材创设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进行深入学习,高效掌握美术知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绘画能力等美术能力。在信息技术技术与美术教学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兴趣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构建内容丰富、精彩的美术课堂,让学生在探究生动、有趣的美术知识过程中增强学习动力,提升他们的美术学习能力,打造信息技术情境下的初中美术精彩课堂。基于此,本文章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美术;应用
引言
        信息时代知识的获取途径是多元化的,传统课堂上只根据书本讲述,黑板板书展示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跟不上学生对于知识探索的步伐,尤其是美术这一学科,作为一门视觉艺术,立体可视化的影像展现和作品创作的背景、内涵等等内容对于课堂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增强兴趣,培养多维立体的观察方式,产生良好的视觉体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应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课件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分为赏析型、演示型与综合型三种不同的类型。欣赏型的多媒体课件通常应用于主题绘画作品赏析课,如上文提到的中国传统名画欣赏。教师可以应用PowerPoint、Flash等应用程序设计和制作欣赏型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型多媒体课件是针对美术教学活动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教学而专门创设的。如,《另一种创作工具》这一内容主要是讲述了应用电脑技术进行创作的全新美术创作形式,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时可以将人物照片以漫画形式呈现。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将自己的照片扫描后导入电脑,然后用Photoshop软件进行色彩的反差处理,通过拉伸与变形,将真实的人物形象逐渐漫画化,并且将这一过程录屏,制作成生动的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播放。综合型的多媒体课件是将多样化的内容和形式融于一体。如,在教授《留住精彩的瞬间》内容时,教师便可以通过一个动态的开篇吸引学生,先将真实的赛跑现场视频应用Photoshop软件抠取人物图像,再用Flash软件合成人物跑步的动画。教师可以在其中穿插一个让学生判定腿与胳膊姿势对错的交互性实践模型,让学生上台进行人机对话。接下来,课件展示校运动会场上学生进行百米赛跑的比赛视频,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将动态的画面定格。学生一边观赏生动的录像,一边热烈地谈论。随后,教师再将运动场上的优秀摄影作品播放给学生观看,引出“如何留住精彩瞬间”这一主题。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深入探讨作品内涵,拓宽教学边界
        美术课堂上的教学,绝不仅仅是对于绘画的认识和模仿,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还有壁画、剪纸、书法以及版画等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这其中,有一部分难以直接搬到课堂上让学生直观感受,则可以通过观看纪录片等方式进行现代化教学,例如,对于敦煌壁画的学习,通过投影设备不仅能直观展现传统壁画独特的艺术魅力,更通过讲解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创作背景以及战争中跌宕起伏的传承历史向学生介绍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另外还有剪纸、泥塑和陶瓷等等教学内容的深入学习,都对传承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多媒体创设绘画情境,提高绘画兴趣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掌握教材中的美术知识和美术绘画技法,熟练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进行绘画创作,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绘画情境,把优美的景色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下进行绘画创作。在绘画过程中,学生会认真观察,把观察到的内容运用所学的绘画技法画出来,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绘画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描绘我们的校园》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校园中的建筑和景色,让学生认真观察多媒体展示的内容,选出自己喜欢的一处风景进行创作。结合多媒体进行情境创作,学生对所绘画的内容进行近距离的观察,能够用画笔描绘出景色的美,让他们在快乐的绘画中获得提高。
四、借助信息技术,拓展情感教育空间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工具被普遍应用于各个学科的课堂当中,能够将生动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能够从更加多元化的角度理解美术知识。以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为目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拓展情感教育空间。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接触到更多并没有在教材中被提及的内容,欣赏到更加丰富的美术作品,深化学生内心的情感。例如,教师讲解到“土与火的艺术”这个部分时,涉及我国雕塑艺术的内容。雕塑艺术被称为“可以触摸的历史”,为了使学生能够对雕塑历史形成更加深刻的了解与崇敬。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见到雕塑,如果教师仅仅带领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几幅图片,难以使学生得到情感熏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设备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几个雕塑作品,比如,《艰苦的岁月》《五羊雕像》、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对我国的雕塑历史形成更加深切的感受,并在欣赏中形成对艺术的崇拜之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入初中美术课堂,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未来趋势,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美术作为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有其鲜明的学科特点和独特的教学手段,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和视听方面的加强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方位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杨.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参花(下),2021(01):103-104.
[2]冒炳国.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美术教学的探索[J].启迪与智慧(中),2020(12):74.
[3]宦小勤.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北极光,2020(01):178-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