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体育素养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高行书
[导读] 独立,这个词对于每个人都是比较适用的,
        高行书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独立,这个词对于每个人都是比较适用的,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需要有自己的思想,自身的空间等。
        对于小学生来说,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就要有相应的思想、行为,虽然很多知识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比较困难,但是身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就要有这个方面的思考,努力的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增强学生的自身素养,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就要多注意这个方面的教学。
        一、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素养的内容
        要变"学会"为"会学",使得学生得以“独立”,提高自身的独立性。首要的是要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只有有了自学能力,才能"会学",也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能力。
        (一) 观察分析能力
        教师可通过启发、提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如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观摩相互帮助,这是一个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讲解示范,进行课的小结或讲评,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的双眼和大脑得以“独立”。
        (二) 勇于创新能力
有自学能力,才有创新能力,勇于创新才是真正的会学,培养创新能力也是现代教育的需要。教学中要大胆鼓励创新,特别是在游戏、竞赛等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尝试,进行游戏、竞赛规则、组织形式的创新,这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无疑提高了自学能力,“独立”了学生的大脑和双手。
        (三) 自我组织能力
        体育教学中练习、游戏、比赛都离不开组织工作,教师不必一包到底,让学生参与组织,如自己组织比赛、担任裁判工作、轮流做体育委员、自带准备活动等,凡能让学生组织的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给予适当指导,敢于让学生锻炼,这不仅调动了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实际工作能力,“独立”了学生的大脑和嘴巴。
        (四) 自我锻炼能力
        通过体育教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术和运动技能,学会一定的健身方法。

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和学校的客观条件,选择锻炼内容制定锻炼计划,培养独立从事体育锻炼的实践能力,“独立”学生的时间和空间。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措施
        (一) 指导学生自主热身,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老师不能完全引导他们自学,需要带领好他们,教给他们热身活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教会他们做准备活动的方法,并培养他们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的好习惯,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课的特点和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自主热身,做好准备活动,老师在边上辅导和监督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体育课在操场上,空间大,安全因素不容忽视,所以在引导学生做准备活动的时候,必须培养学生自觉有序完成活动的好习惯,并培养几个体育骨干做好带头作用,以保证自主热身活动有效、安全地开展。
        (二)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技能、锻炼身体
        体育课的基本部分是学生学习新的技能技术和锻炼身体、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阶段。
        1.新授课对学生的指导
        对于新授课老师先要做好讲解和示范,然后有目的、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练习,首先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动作的正确性和美感,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学习新动作,掌握新本领。例如在教学广播操时,老师就必须先把正确规范的动作方法讲解和示范清楚,然后反复引导学生模仿练习,再指导学生自主学练、自主结伴互练,而不能示范一遍后就让学生自己去练习,如果这样的话,那学生就一节也学不会。
        2.复习课对学生的指导
        复习课的目的是巩固已学技术和进一步提高身心素质,因此上复习课时,可以根据课的内容和任务,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自学和自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自觉、积极练习的好习惯。例如,复习广播操,教师只要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讲解并组织大家练习几遍,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学和自练了,练习过程中老师再进行个别指导和督促学生练习,效果比集体反反复复地练习要好多了。
        (三) 指导学生自主放松和小结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体育老师还是要带领学生放松和进行总结的,同时教会他们放松的方法;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放松,放松前介绍一些方法,如敲打、抖动、意念、舞蹈等放松方式,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和自主放松,以后的课上,只要将学生集中起来,然后宣布“放松时刻到……”就可以了。当然老师适时和学生共同放松、探讨课的得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以后的课堂中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当然,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我们不能随便给予学生“独立”,如果随意的去这样安排,就可能出现教师缺少监管,呈现“放羊式”的课堂,这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情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