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英语教学中汉语言文化导入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董岩
[导读] 旅游英语教学中必须增加汉语言文化导入的权重。
        董岩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507

        摘要:旅游英语教学中必须增加汉语言文化导入的权重。文化导入应坚持“关联性、适度性、实用性、科学性”四大基本原则、“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交互式”模式、基于网络和新媒体等现代化平台和手段,使学生未来能够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并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推介出去。
        关键字:旅游英语教学;汉语言文化导入;跨文化交际
1.引言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位刚入行的年轻美貌的女导游在一次接待海外旅行团时得到一游客的恭维“You are very beautiful!”(你很漂亮!),该女导游马上作答“Where, where”(哪里,哪里?),让 这位外国朋友顿作困惑状,只好回答“Face, face”(脸蛋,脸蛋。)实际上,国内由于旅游服务业整体门槛较低,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的确迫在眉睫。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文化输入的缺失及母语文化的干扰,目前大学生的跨文化习得状况不容乐观。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也说明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是必要而且迫切的。
2.汉语言文化的导入
        以往关于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的研究均指英语国家文化的导入。笔者认为,进行英语文化导入的同时不可忽视对汉语文化的英文介绍及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这一点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尤其重要。全球化不等于英美化。各文化间双向的、平等的、健康的交流应该是追求的目标和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在引进、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也有必要、有义务将中国文化介绍出去,即所谓“引进来,走出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这样中华文化才会更有生命力。
        近年来,国外兴起了汉学热,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关注汉语文化。当代大学生在未来的跨文化交流中肩负着双重重任:既要顺应英语国家文化,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也要不失时机地推介自己的文化。而用英语表达汉语文化内容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普遍弱点,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盲区。很少有学生能够用英语说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别说传统文化的道德伦常。其次,能够吸引外国人眼球的大多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想胜任未来的旅游服务工作就必须能用英语流利地介绍相关的汉文化。因此,旅游英语教学中应适时介绍一些有关中国的礼仪、节日、戏剧、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及名胜古迹等的英语词汇和表达。语言是文化的镜像,文化是语言的管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对比能够增强学生对语言内容的理性把握,从而达到语言学习上内容和形式的辨证统一。
3.汉语言文化导入方法
3.1.坚持“关联性、适度性、实用性、科学性”四大基本原则
        旅游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和学,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能够与另一文化的人进行和谐的交往。
        一般而言,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必须坚持四项原则:关联性、适度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关联性原则是指文化导入的内容必须与语言教学材料及日常交际活动密切相关。适度性原则是指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以语言为主、文化为辅,不可喧宾夺主。实用性原则是指考虑到中国学生的特点,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对于跨文化交际实用价值大的文化点应重点考虑。科学性原则是指文化导入要避免主观臆断,以偏概全及民族文化中心主义,应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健康的文化观。
3.2.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交互式”导入模式
        文化导入应从效果出发。长期统治着语言教学课堂的单向、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广播式”教学模式遭到越来越多的指责。

教学本身包含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即“教”和“学”,它是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教学活动最终必须通过转化为学生个体内在的认识活动即学习活动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本文主张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该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此理念指导下的文化导入具有以下特点:(1)教师和学生各自角色的转换。教师从单纯讲授文化知识的“广播员”转变为培养学生文化习得能力的“向导”,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总导演。学生从被动的“信息接收器”转变为主动的“探求者”,是文化导入教学的中心与主体。(2)师生互动与合作尤其重要。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尊心和个性特点,教学民主,恰如其分地启发、引导学生。学生应积极主动地从教师及其它资源索取文化知识、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勤于思考、虚心向教师及他人请教。也就是说“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下的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导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填鸭式”或“广播式”的文化输入方式,遵循“外部文化信息→教师→学生”的单向、直线的信息传播模式,这种模式自然导致学生心生厌倦、消化不良与精神萎靡。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指导下的“交互式”的文化导入方式则不同,外部文化信息可达教师和学生,学生除直接获取文化信息,也从教师那里获取信息,学生又将所获得的文化信息反馈给教师,这种模式是多维的、立体的、交互式的,能够有效地克服“广播式”文化导入模式的缺陷,使痛苦乏味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愉悦有趣的人生经历,尊重了当代大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特点,能够有效地促进语言学习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3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新媒体等信息化平台和手段
  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采用图、文、声、像并茂的立体语言教学,其动感、直观、多样化的特点有利于大量知识信息的输入,是外语教学发展的趋势。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充分挖掘多媒体的优势,使抽象、枯燥的文化知识转化为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语言,图象和声音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左右脑并用,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得以提高,他们课外才会去积极主动获取文化知识,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另外,教师应课堂内外结合,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带来的红利,突破旅游英语教学的时空限制,开发相关在线平台和课程资源,文、图、声相结合,创造生动、便捷、高效的旅游英语教学环境。  
4.结语
        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坚持“关联性、适度性、实用性、科学性”的原则,采取“交互式”模式,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是动态的、兼容的,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也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培养既精通异域民族文化又深深扎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并对社会变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自立能力和良好的身心素质,“通”、“专”综合型人才是外语教学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Oxford,R.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 New Newbery House,1990.
[2]刘英昕.文化安全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研究[J]现代交际,2018(12):13-14.
[3]张秀文.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途径与旅游英语教学[J]海外英语, 2019(8):3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