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梁聪
广西省贺州市平桂三中 542800
摘要:近几年频繁发生的初中留守儿童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家庭惨案,已经让整个社会意识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进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学校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都应该关注和为之努力的大事。只有让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落到实处,真正解决留守儿童心理的问题,让他们可以在孩童时期就能在父母的呵护与陪伴下长大。用健康的心态迎接未来美好的生活,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加强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
关键词: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
引言
留守儿童主要指父母为了家庭生计外出务工,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子女必须留在家里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顾的农村儿童。老人由于精力有限再加上对孩子的缺乏教育和心理沟通,仅仅是给孩子提供最基本的物质保障,长此以往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关注。
一、造成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和危害分析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亲情的缺失是导致他们心理问题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一般都是父母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给予儿童正确的引导。另外,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大多数孩子在这个时期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的,这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成年之后的家庭生活的幸福都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但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长期父母的缺席,会导致孩子感情上缺少依靠,内心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极易导致孩子出现自卑、封闭自我以及交流障碍等心理问题。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没有人能够及时发现并进行正确的指导,照顾他们的祖辈们由于生活环境和时代的不同因此与他们的代沟较深,无法正确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最多只能给予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不良情绪无法得到有效宣泄和倾诉,更没有人能够进行正确的引导。长此以往会让孩子产生内心压抑,孤僻,更加不愿与外界沟通寻求帮助,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孩子性格变得敏感、易冲动,内心扭曲,再加上对很多事物没有正确的判断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严重的问题。孩子长期得不到关注与呵护,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由于内心敏感经受不住来自外界的打击与挫折,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内心无法有效排解的话就可能产生极端的念头,最终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痛。还有可能导致孩子长大后由于严重的心理问题,无法很好的融入社会,在婚姻生活中无法感受到幸福,甚至还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二、农村留守儿童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习上存在严重问题
学生的成长教育往往需要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努力,而这些留守学生往往缺少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环节,进而导致学生厌学的情况发生。另外,大多数学生跟随着长辈们生活,而这些长辈无法给予学生正确的教育引导,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学生在放学回家后没有家长的约束,无法有效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使学生浪费大量的时间在游戏中,导致老师布置的作业无法及时完成,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在留守儿童中也常常出现学生逃课等情况,由于老师要管理众多的学生,导致老师无法有效对问题学生进行管理,使学生更变本加厉的逃课、早退,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家庭监管力度不足
由于学生的父母外出务工的原因,导致学生常常跟随长辈生活,而长辈照顾学生无非是能够吃饱穿暖,常常忽视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另外,部分长辈过度溺爱孩子,对孩子的需求不加以控制,进而耽误孩子成长。因此,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家庭来进行监管,通过合理控制学生的行为来帮助学生成长。
三、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改善对策
(一)建立健康档案,预防心理问题
农村初中学校应针对学生现有的情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有效预防心理疾病。在学生刚入学时,学校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或其他渠道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当前大部分学校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很少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以致于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在入学前调查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并建立档案,可以有效记录学生在不同阶段和时期下的心理变化,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预防,最大限度降低初中生心理疾病发生率。从部分农村初中学校建立的心理健康档案得知,大多数学生心理健康,有少部分学生存在对家庭、男女交往、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能定期评估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则对其实施调整和干预,避免心理问题对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发展造成影响。此外班主任在此过程中也要发挥引导作用,注重观察班级学生思想和行为变化,当部分学生存在问题时则需及时与其沟通,了解学生症结所在,通过耐心引导解除学生心理障碍。
(二)依托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新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内容,也传递着各种情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和人生体验。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隐藏的情感因子,依托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增强其积极情感,培育其健康心理,为促进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在教学《情绪的管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懂得情绪是可以自我调控的,帮助学生掌握调控自己情绪的方法,知道如何正确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因为不良情绪而使自己产生错误认知和消极态度。也可以鼓励学生围绕与情绪有关的话题,比如“和朋友的一次争吵”“我与父母的相处”等,交流自己的情感需求,并且请学生反思总结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应当如何去管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管理大师”。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环节
许多留守儿童不善于向其他人表达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老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在学生得到进步的时候,老师要对学生的进步加以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学生犯错时老师也不应该一味地批评学生,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使学生发现自身错误并进行改正。大批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子女成为留守儿童,那么教师也要做好家长和子女的沟通工作,教师也要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情况,让家长第一时间关心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是爱着自己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初中老师要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群体,在与这部分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的基础上,尽可能开展交流互动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来了解当前学生在学习方面和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师生互动,可以使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关护,这不仅有助于避免部分留守儿童出现错误思想观念,而且有助于使初中老师更全面地了解每一位学生,这对于营造良性师生关系并提高班级管理效率而言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结束语
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较为落后,许多父母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大城市,来寻求高收入贴补家用,进而导致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教育,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据调查,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在少数,解决这些孩子的上学问题以及心理健康问题变得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钟金昌.浅谈如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思想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6(30):220-220
[2]常家暹.城镇化背景下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研究[J].智慧健康,2018(13):17-19
[3]邓林聪.农村学校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师,2017(27):120-120
[4]陈君.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J].软件:电子版,2018(07):96
[5] 孟凡杰.农村中学青春期性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 国校医,2018,32(8):572-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