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清
福建省永春县东关中心幼儿园 福建 永春 3626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大量的劳动力流向了城市,与此同时便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一热点现象,并且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所谓的留守儿童,即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的儿童少年。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将针对“浅谈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这一问题,进行详细阐释!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疏导策略
引言:幼儿园阶段是孩子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而且因为其年龄尚幼,其身心十分渴望得到父母的陪伴与爱护,来增强其自身的安全感,并且有助于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乐观开朗的性格以及充满自信的心态。但是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则恰巧缺失了其最渴望、最需要的父母之爱,从而容易导致其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关注和疏导,将会对幼儿一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一、当前,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首先,由于年龄尚幼,且长期缺失父母的陪伴,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严重缺乏安全感,由于想念父母而常常哭泣,渐渐地便把自己紧紧的包裹起来,内向、胆小、焦虑、自卑,不敢跟外界接触,在幼儿园开展活动时不敢融入大家,不敢与老师和同伴交流,非常的孤独寂寞。其次,同样是因为缺乏家庭教育,会导致部分孩子出现暴躁、易怒,甚至是暴力倾向,在他的世界里没有规则、没有礼仪,严重缺乏人际交往能力。最后,由于爷爷奶奶的过度宠爱以及溺爱,导致部分留守儿童意志薄弱,缺乏进取心,而且遇到困难只能依赖大人,经不起任何的挫折以及失败。而且叛逆心理十分严重,留守儿童由于本身缺乏安全性,导致其对周围的一切人事物都充满了不信任,随着其慢慢长大,这种潜意识会不自觉地影响到其社会性的发展,不懂得感恩父母,不知道孝敬爷爷奶奶,其基本素养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升[1]。
二、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策略
1.帮助留守儿童驱走自卑树立自信
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内向,包括其暴躁易怒,其实都是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这就需要幼儿教师,首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关爱与呵护,用阳光来驱散其心理上的阴霾。每天用大大的拥抱来开启幼儿美好的一天,让幼儿真切的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同时作为幼儿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善于捕捉幼儿的优点,并对其进行表扬和肯定,让幼儿在收获成功的体验中,愿意不断地打开自己,融入集体,树立自信[2]。例如,小优是一个典型的自卑、内向的留守儿童,我每天都会主动与小优聊天,并且用一些肢体语言,来表达我对她的喜欢与关爱,并逐渐获得小优的信任。当我们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小优独自一人站在角落,瘦小的身影显得非常孤独与落寞,但是从她偶尔瞥向我们的眼光中,可以读出她内心对游戏的渴望。在我的再三鼓励下,小优紧紧牵着我的手加入了游戏,伴随着她的跑跳躲闪,小优的脸上展开了笑容。为了进一步给小优创造大胆表现自我的机会,鼓励小朋友们自愿报名扮演老鹰的角色,当小优扮演老鹰的角色时,我则故意当鸡宝宝队伍中的最后一个,在一番奔跑闪躲之后,在我的“一时大意”之下,被小优成功捕获,在小朋友们的欢呼和掌声中,小优开心的眼神中,开始闪烁起自信的光芒。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会继续为小优打造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她在愉悦成功的体验中,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自信。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绘本阅读的方式,来引导小优做一个勇敢、快乐的小天使。
2.帮助留守儿童强化人际交往能力
良好的社交能够让幼儿的学习以及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能够体验更多的快乐与乐趣。因此,我们要重视并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亦或是与人交往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给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打造一杆秤,用以明辨是非、对错、善恶、美丑,进而来逐渐引导以及规范他们的行为,促使他们成长为懂文明、讲礼貌、守规则的乖孩子。其次,利用区域游戏来培养留守儿童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例如,在搭建游戏中,一项比较霸道的张小跳,强制性地从别的小伙伴手里夺过自己喜欢的积木,而且还故意把别人精心搭建的城堡而毁于一旦,从而就导致其他小朋友疏远他。张小跳就是一名典型的留守儿童,当他问老师:“为什么小伙伴们都不喜欢和我玩?”时,作为老师应该教给他一种神奇的魔法,让他学会如何交朋友。在老师的引导下,张小跳礼貌地说:“对不起,我能加入你们吗?”在搭建游戏中,如果都需要同一块积木时,要相互礼让,或是通过友好的交流和沟通来商量最终的解决办法,或者是集大家的智慧共同完成搭建游戏,如此便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他的人际交往能力,保证其在融洽的社会交往中树立健康的心理。
3.帮助留守儿童培养抗挫折的能力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具有一定抗挫折能力的孩子,即使面临特殊的成长环境,同时能够拥有快乐和幸福。由此可见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抗挫折能力,对于其心理疏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设置闯关游戏,当面临难以通过的难关时,在老师科学的引导下,鼓励幼儿自己动脑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们明白,遇到困难时退缩、逃避以及抹眼泪都是没用的,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当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成功闯关后,不仅有助于培养其抗挫折能力,同时还强化了其自信心[3]。除此之外,还要给他们布置家庭作业,如帮助爷爷奶奶做家务,在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同时,也磨练了他们的意志。
4.帮助留守儿童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幼儿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之于幼儿一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深远价值和影响。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实施教育的两大主体,缺失任何一者都无法独立完成教育之重任。因此,家庭和幼儿园要建立平等、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携手,形成合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一方面,老师要主动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提升其教育水平,在重要的幼儿阶段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与关爱。同时还要引导老一辈的监护人,要给予孩子锻炼自我的机会,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性格。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和寄托,不仅要关注广大农村儿童身体的健康成长,更要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以及建设,帮助他们营造一个充满阳光的心理世界,为其身心的和谐发展而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农村留守儿童真正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在同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灿烂绽放!
参考文献:
[1]罗思童.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心理关爱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206-207.
[2]时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学周刊,2020(06):174.
[3]梁时丽,周仕丽,刘定香,赵金秀,顾珍梅,任文静.3~6岁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9(23):119-1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