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伟滨 赵振玥 梁競鑫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111
摘要:教育可以有效提升一个国家发展的水平,促进国家的现代化。本文主要分析了过度教育对国家就业的影响及应该调整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过度教育;就业;教育体系;
引 言
目前,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大多数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通过经济发展,国家可以摆脱贫困和落后,实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正如托达罗和史密斯(2012年)所说:“教育在发展中国家在吸收现代技术的能力和自我维持的增长和发展方面的能力上发挥着关键作用[1]”。教育可以通过发展和提高劳动者们的知识和技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经济利益。发展中国家目前存在一部分受过教育的知识型劳动者找不到工作或进行只需原来较低文化程度的人所从事的工作。因此本文将对此现象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过度教育的出现及影响
1.背景
随着资本主义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发展,教育在改革生产技术、促进产品开发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教育的经济效益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发展中国家一般同时存在着传统经济部门和现代经济部门。传统经济部门,如农业,因为劳动力过剩而造成恶性竞争,使得受到一定教育劳动者难以进入;另一方面,因为收入太低也对受到一定教育劳动者没有足弓得吸引力。因此,受到一定教育劳动者会更愿意在现代经济部门寻求工作机会。但发展中国家得现代经济部门在整体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现代经济部门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
2.现象
在发展中国家,许多求职者会寻找需求教育水平低于其教育水平的工作,而雇主则更倾向于雇用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人从事最初由教育程度较低的人从事的工作。而由于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雇主很难通过短时间的接触,从应聘的人中选出能力较强的求职者,因此学历对应聘者是否被录用的影响会被放大,因而导致劳动力配置出现扭曲。这主要与发展中国家教育结构和教育内容不够合理、教育"过度发展"有关。
3.影响
由于基础福利的差异,与发达国家的失业相比,发展中国家的长期、经常性失业和半就业对劳动力的影响要更大。会使得国民焦虑加重,加大社会不稳定性。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劳动力增长迅速,也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压力。过度教育会使得人们希望追求更高学历,增加教育投资,但对较贫困人群而言,会难以承受,造成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加大贫富差距。
二、改善就业的有效途径
教育制度和结构不够合理是影响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发展中国家在重视正规教育的同时,也需要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劳动力的职业化技能,可以提高劳动力在职业工作中的竞争力,提高特定岗位的劳动生产率。且人才是由学校培养的,但学校对市场需求技能和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了解相对滞后,会导致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落后。需要避免高校的盲目扩招和设立专业,并调整专业设立的灵活性,适时进行教育改革来缓解过度教育现象的产生。
总 结
综上所述,我认为发展中国家需要调整教育投资,改革各级教育体系,完善教育发展战略和政策,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这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克用.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思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04):12-16.
[2]陈方红.论我国教育过度的成因及社会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2005(03):56-59.
[3]刘楠.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对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思考与贡献[J].党的文献,2020(05):74-80.
[4]杨胜利,姚健.中国流动人口失业风险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20(03):33-4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