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哪 爱就在哪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中年级语文学科成绩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期   作者:韦海绿
[导读]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社会衡量学校优劣的重要标志”

        韦海绿
        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实验小学  邮编:547000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社会衡量学校优劣的重要标志”,本着“一个孩子都不少,一个孩子都不掉队”的学校办学宗旨,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所探讨更多的还是教育教学质量这个热点话题。远不说,就说我们学校吧。在当地,教育教学、德育等是全市家喻户晓的一所实验小学。学校除了有校本实验教材《多元优选快速识字》,还有 “识字、阅读、说写三线并举教学法”等获得国家教育科研成果课题。作为学校的一名教师,教学研究自然已形成常态。每每期末统一测试后,从成绩的“一分两率”(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中,我们发现中年级成绩“塌腰” 现象时有发生,究竟是怎么原因呢?用校长的一句话:“心在哪,爱就在哪,爱在哪,成绩就在哪!”
         如何面对小学中年级语文成绩的“塌腰” 现象,提高学科成绩,这又是我们要深入探究的课题。
一、及时反馈整改。
        对于教学质量反馈,我们这样做,从卷面写字情况到每个题型分析。每学期的学习情况反馈包括:从“一分两率”的分数段开始分析;其次是书写情况分析;最后上学科总体情况:好的方面,存在问题及建议等分析。
二、探索备课。
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课本备课内容记录要求有:课前预习
笔记;课堂授课笔记;课后练习笔记。首先解读文本,每个学期,我们除了认真读好课标,还利用假期解读教材,集体备课,还实地拉课、磨课,开探讨课,把教学问题解决到尽好。
        例如:解读四年级语文上册文整本书。
(一)从单元导读读:人文主题;阅读训练点;习作训练点。
(二)按体裁分类:叙事??、绘景??、状物?与其他。
(三)按题目分类:以事件为主;以时间为题;以物名为题;以地点为题;以中心为题;以引用为题等。
        如图: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解读。

三、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按授课标准:采用学校“三三式课堂模式”。(课时的授课时间+练习时间+评价时间,各占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一。)上课,首先三看学生:一看学生做怎么?二看学生学怎么?三看学生练怎么?
(一)关于早读课:充分利用好30分钟早读课。(即朗读20分钟;练
习10分钟)。(早读朗读课分三个阶段。对于一篇新的课文,早读时间是这样分配的:第一天的前20分钟为朗读时间,以词带字、带句、带段通读课文 ,余下10分钟为完成自主预习练习题。(含自主预习题的现场讲评。)第二天早读课是读熟课文,复习字词、?读重点段?,尝试完成课内阅读练习。第三天早读课背诵课文,当堂测试同步练习。
        (二)关于课前5分钟:可以是学生课前预习、 课前听写、 课前朗读等 。
        (三)关于课堂笔记:课中讲授、课中笔记 ,课中重、难点练习,完成课内阅读 ,读写小练笔等。
        (四)关于检查反思与评价:对于学生作业, 课堂授课,教学考试等评价,利用《成绩反馈表》促进教师教法学生学法反思 ,教师整改等。
        (五)关于课时内容安排。例如“阅读课教学”课:第一课时学习内容。1.读通课文。2.字词部分,解决(同步基础知道训练。)3.理清文章脉络。(高年级增加了解文章背景)4.了解课文:写怎么;写他的怎么;怎么写;;怎样写好。同时理解课文:写怎么;写他怎么;怎样写。第二课时学习内容:。怎样写好;迁移应用;品析释句;迁移内化?细化;内容分析;课文基本流程。第三课时学习内容。同步练习测试等。
        四、解读学生,培优提中扶差。
        (一)差生解决途径。
        关于学困生的现状分析,可以从基本情况 、 问题行为、生活背景概述、个案现状分析。从辅导策略及过程,通过与父母配合、教师的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习惯、学法等。
(二)有效培优补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有: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
3.课堂练习分成层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开展小测试,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三)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根据优差生的实
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
2、经常与家长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4、对于学生的作业评价,不定期地进行知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
5、讲究教法,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利用团队力量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
   (四)培优补差工作的措施。
    1.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2.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
①.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③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④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
五、明确指导思想、制订方案措施。
        首先,我们确立了以“夯实基础,注重方法指导,提高解题能力”为主的培优补差指导思想,让学生通过自学、尝试探究、随堂练习达到领悟内化,通过阶段测试,提高复习效益。
  六、分阶段落实培优补差方案。
  1.学生分层。
   以班为单位,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将学生分为优中差A、B、C三层。根据自愿,学生可在层间流动,也可脚踏两层。
  2、备课分层: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因此,备课时,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围绕教学目标,编写教学设计,主要内容有: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堂范例、探究点的设置、方法规律、作业布置、课后反思等。
  3、授课分层
   分层授课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低起点,缓坡度,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机会,让各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尝试成功。分层授课模式是:基础知识整合→尝试探究→分层点拨-→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同步进行;对于重点知识的延伸拓展,并把所学知识迁移到习题中时,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概念理解和不同要求的探究。
        总之,教学需要担当,教育更需要细致,心在哪,爱就在哪!常言道:用心浇花花更艳,用爱育苗苗更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