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科学实验的安全防范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期   作者:孙秋红 张钰哲
[导读] 在小学实验室管理与仪器操作使用中,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
        孙秋红  张钰哲
        河北省保定市南关小学  河北省保定市071000
        在小学实验室管理与仪器操作使用中,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虽然使用药品的情况不多,但常常出现一些潜在的危险,如:如果酒精灯着火怎么办?水银温度计打碎了怎么处理?学生误服了高锰酸钾怎么办?对于实验教学的安全,我们要树立严防意识,做好治理准备。
        一、危险化学品柜严格管理
        实验室要配备危险化学品柜,并科学摆放,严格管理。
        1.遵循摆放原则
        在《中小学实验室涉及到的危险化学药品分类》中,将实验药品分为四种:易燃品、氧化剂、毒害品、腐蚀品。现在,小学常用的药品有酒精、盐酸、高锰酸钾、食用碱、小苏打等,有些学校还会有多年以来库存的甲醛、锌粒等。其中,酒精属于易燃品,高锰酸钾属于                                                                                                                                                                                                                                                 
        氧化剂:水银(体温计中含有)属于毒害品:  盐酸、甲醛属于腐蚀品。  
        根据《中小学危险化学品柜分类存放方法》,按照药品的不同种类,实行分类存放。易燃品要与易爆品、氧化剂远离,毒害品要与酸性腐蚀品远离,酸性腐蚀品与碱性腐蚀品远离。在危险化学药品柜中,从上至下的次序为易燃品、碱性腐蚀品、毒害品、氧化剂、酸性腐蚀品。
        锌粒是由金属锌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金属不能与酸、碱、盐一起存放,如盐酸、碳酸钠、高锰酸钾等,可以密封在广口瓶中与铜片等单质仪器存放。


        2.严格遵守制度
        化学药品远离火源。实行双人双锁管理,要有专人负责。学校危险化学药品一律不外借,防止学校危险化学药品流入社会,造成社会危害。
        二、做好防范与处理
        1.酒精灯着火
        实验室内备有沙箱、沙袋、湿布、灭火器,一旦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简单、最好的扑灭方法是用湿抹布盖灭或者用沙土覆盖,当火势稍大时,要使用灭火器,根据情况报警。
2.体温计摔断
        体温计中的毒性非常强。1956年,日本的“水俣病从猫传染到人,是水俣湾中甲基汞的含量已经超过可食用量的50倍,这个剂量会严重“破坏”人的脑部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
        在教学中,体温计一旦摔断了怎么办呢?
        当体温计摔断后,首先要疏散学生,开窗通风,可以加快屋内空气流动,避免屋内水银浓度过高;关闭屋内制热的设备,比如说:空调、电暖气等,避免水银在高温快速蒸发。
        然后,带上手套和口罩,用纸片或或蘸水棉棒将水银轻轻扫入可以封口的容器中,或者用透明胶带将水银粘起装入密封瓶子,标注上“废弃水银”,放入有害垃圾箱里,避免二次污染。
        如果担心水银没有打扫干净,可以去药店买一些硫磺粉末,撒在污染过的区域。两者会生成难以挥发的硫化汞化合物,防止水银挥发。
        但是,水银体温计的污染性一直被人诟病,一只家用水银体温计含汞约为1克,如果没有有效回收,水银可能会变成汞蒸汽后进入大气,当它飘到湖泊内,还会转变为甲基汞污染鱼类。美国国家野生动物联盟的一项数据显示,1克水银可能使一个10万平方米的湖泊中所有的野生鱼类污染至不安全食用标准。
        2013年国际社会签约了具有全球法律约束力的《汞公约》,中国为首批签约国。自2013年签署了《汞的水俣公约后》,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一同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关于减少汞排放和禁止生产含汞商品的战斗。
        2020年10月1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履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产品。这意味着家家常备的水银体温计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可以使用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代替。
3.误服高锰酸钾
        带蓝色的金属光泽,味甜而涩,浓溶液或结晶对皮肤有腐蚀性,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损害,口服腐蚀口腔和消化道,口服剂量大者,最后死于循环衰竭。当学生做实验前,必须严格要求。当皮肤接触时,要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当眼睛接触时,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当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当食入时,要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维生素C溶液,就医。
        
        可见,科学实验的安全涉及到人身安全、社会安全、自然环境安全及地球的生态安全,我们要从思想上重视,要加强理论学习,要从教学行动上落实、更要细心、细致,关注细节。规范管理、加强防范,是每一位科学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参考文献:
[1]王霞霞.小学科学教学分层设计的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625(5):77.
[2]廖五妹.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明日,2019,23(20):256-256.
[3]孙岩.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科学课内外,2019,17(5):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