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拔节的声音 ——班主任工作心得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期   作者:高丹
[导读] 学校的课程模式,不可避免地带有工业定制生产的色彩

        高丹
        鹤壁市高中   
        摘要:学校的课程模式,不可避免地带有工业定制生产的色彩。规定内容和进度固然没错,但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理解进度,都有不同的知识建构的内在生命节奏。因此,在较为刻板的课程安排之外,一定要给予孩子个性化的考量。因为每个学习者有其内在的生命规律,只有在孩子自由的时候,才能得到天性的最大舒展,才会迸发出惊人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因人制宜;马斯洛理论;目标;指导;赞美
        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这句话我理解是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就像泥人师傅用模子按泥团一样,做出的泥人都是一模一样。农业可不是这样。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里,给它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农作物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都有每一种的耕作方法。而每一个孩子都有各自的个性和特点,需要因人制宜地进行教育引导。
        如果说学校是孩子成长的土壤,那么教师就是耕耘这块土地的农民。作为班主任,能给孩子什么样的成长土壤呢?
        根据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如果能让学生自我实现,那学生必定会以一种更愉悦的心情和更大的动力去学习。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拟定班级目标,个人自己设立远近期目标及奖惩措施
        有目标才会有动力,班主任要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班级目标与小组及每个人的远近期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全班和小组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然后要让每一个学生拟定切实可行的个人远近目标,将集体的动力分解到每个学生身上,帮助和鼓励每一个人进步,每个人都在明显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觉的要求自已。但拟定目标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近期目标较之远期目标要更有激励作用;二是目标的拟定必须切实要让孩子能跳一跳能够到,不能好高骛远,以免目标太高使学生丧失信心。
        个人所定目标达到了,会有奖励;未达到的,也会有惩罚。奖励措施和惩罚措施都是个人自己想出来的,所以奖惩的措施五花八门,奖励措施有:请假休息半天的,一块香皂的,一包笔芯的,一毛硬币的……惩罚措施有:“劳动改造”的,有檫黑板的一周的,有一周多写一套卷的,一个月不吃零食的,每天操场跑一圈的……把主动权交给他们,让学生自己说了算,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了,他会为了自己的目标更努力的去奋斗,并非所有的惩罚都需要暴风骤雨式的狂轰烂炸,很多时候,我们的良苦用心换来的是学生的冷漠甚至抵触,其实他们抵触的不是我们教育的内容,而是教育的形式。


二.放手“让权”,做好幕后的指导者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有的学生的才能在学习上,有的学生的才能在管理中,所以班主任可以放手让权,给有管理才能的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想要达到班主任在与不在一个样,就要敢于放手,培训班干部去管理班级。
        首先一个班很大程度上是由“常规”班干部决定的,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当选的班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班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选举好班干部后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充分信任班干部,鼓励他们大胆工作,让他们有发挥才能的空间。所有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当班主任就好比做父母,如果什么都是包办代替,那是培养不出有出息的子女的,而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班主任不闻不问,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带动整个班集体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其次班级事无巨细的繁杂工作需要一些“特殊”的班干部参与。就像魏书生的“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管理思想,学生能做的事情,老师不做。把班级的所有事情都分散到每个学生的身上,给他们一个明正言顺来为班级服务的班干部称号,就会让学生在自己“家”里充分享受着做主人的快乐,做起事来就会十分的卖力与认真,教师只需定期评比他们的劳动果实,班级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管理就会更上层楼!这样便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对班级有贡献之人,给了学生自我实现的机会。
三.拿起赞美的武器
        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养料。赞美总会给人带来感动,不分男女老幼,我们不妨拿起赞美的武器,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予以发自内心的表扬和赞赏,让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被关注,同学们的热情高,效果就很好,真正发挥榜样的力量,全班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良好班风。但是,赞美时注意时机,注意场合,注意分寸,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如果一个文化课成绩不是很优秀的同学能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每天进步,并且也能获得老师的赞美,那他一定不会排斥学校,不会排斥学习,不会走上“歪门邪道”;而优秀的同学在老师的赞美中会越来越上进,越来越优秀。
        新课改的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只有把教育当作农业,我们才能把每一个孩子当作每一颗生命力顽强的种子,用责任心去保护他,用爱心去温暖他,用知识去浇灌他,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爱心,多一分耐心,因材施教,用合适的方式,唤醒孩子的生命的内力,就能生根发芽,就能爆发出无坚不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258-274
[2] 牛奎章.《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讨》[J].考试周刊,2012(49)184-185
[3] 朱洪秋.《中小学德育管理操作实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9-114
[4]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8
[5]邹祝南.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j].教育艺术,20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