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连云港市浦南中心小学 江苏 连云港222000
摘要:音乐是小学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音乐课堂教学工作对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广大小学音乐教师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育观,进一步加强有关小学生的音乐教育工作,并以此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合唱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现更多的互动,对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的强化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关键词:如何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
一、合唱的含义与特点分析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唱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完美的演唱配合,并最终实现良好的演唱表现效果。合唱表演需要学生能够在演唱表演中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并以此与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被称为良好的合唱表演。当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还存在较多困难,其主要来源于合唱自身的特点,具体如下:
第一,和谐统一的特点。在合唱表演前,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并就其整体进行更进一步的指导,使得学生之间的音色能够实现统一,并在合唱表演中表现出较为和谐的特征。为了保证这一演唱效果,教师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演唱特点、音色特点,合理安排演唱位置,从而将每个学生的演唱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第二,对音乐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实际上,合唱对学生乐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合唱也同时能帮助学生夯实乐理基础。因此,在进行合唱表演前,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的乐理知识基础训练,包括呼吸技巧、发声方法等。
二、小学音乐课堂开展合唱教学的必要性
(一)合唱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小学素质教育逐渐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音乐课堂教学也同样如此。而音乐合唱教学作为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充分挖掘学生在表演中的不足和优势,并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制定完善的计划。此外,通过合唱教学让学生不断识谱、读谱,这能渐渐培养其良好的艺术情操和艺术素养,能够让学生在一些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合唱作品中掌握更多的音乐文化知识,并以此不断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合唱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团队意识已经成为当下人才必备的条件之一,当一个人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其便能够在社会发展中拥有更大的主动权。为此,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十分必要。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学生的合唱表演便是团队协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学生不仅要在合唱中将自身最佳的表现呈现出来,同时也要与同学形成默契的配合,从而将合唱的效果最好地表现出来。此外,合唱训练能够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在合唱同学的相互帮助下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三)合唱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发育的阶段,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其做好充分的心理辅导。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能够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得到放松,从而保持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刻学习生活。而合唱更能够给予学生发泄的机会,使得学生在共同合作式的学习中不断展现自己的优点,进而实现自我身心的全面发展,并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
三、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
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即便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部分教师出身于传统应试教育体系,其教学思想未能完全破除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因此,音乐这种艺术类学科仍然未能引起广大教师的充分重视。
这一方面与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素养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有部分城乡结合部的小学聘请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而这会严重影响音乐合唱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要知道,合唱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专业化的指导,受限于部分教师的教育观不正确,目前合唱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死板
小学生的教学需要较高的趣味性,音乐艺术类的知识学习更是要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这样才能长久维持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然而,部分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死板,甚至还有部分教师沿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即教师单向对学生进行合唱教学指导,这往往会导致教师忽视学生的个体性问题,也无法积极对学生反馈的意见进行采纳。
(三)教学素材较为匮乏
丰富的教学素材能够让学生时刻体验多姿多彩的音乐世界,这对提高学生参与合唱训练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而现阶段我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素材较少,部分教师仅仅沿用了教材中的合唱素材,完全不能满足学生对合唱训练的需求量。
四、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丰富合唱组合方式
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合唱就是将班级的学生组合到一起进行共同演唱训练,没能关注学生个性素养的培养,这对学生个性化的音乐能力发展十分不利。此外,这种忽视学生个体音乐素养的教学方法也不利于合唱训练工作的高质推进。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合唱教学的有效性,保证合唱教学的质量,需要教师丰富合唱组合的方式,将不同的合唱教学方法融入到课堂中去,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通过多种合唱方式来提升合唱教学质量。
(二)融入现代教学设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等设备资源也逐渐走入校园教学,现代教学设备的融入对提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质量很有必要。要知道,传统的音乐教育主要以“理论+实践”的方式推进,教师在课堂上仍然占据主导性地位,没能突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而融入多媒体教学资源后,教师能够将抽象的音乐知识搬到荧幕上,使得音乐知识以与声、光、电等多种元素共存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直击学生的眼球和心灵,对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大有裨益。
(三)组织丰富的合唱活动
合唱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合唱实践,单单依靠理论知识讲解并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为了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练习机会,教师可以组织丰富的合唱活动,并引导学生全员参与,从活动中感染学生、指导学生,并以此让学生爱上合唱。值得强调的是,这一年龄阶段的小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合唱活动的开展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参与合唱训练的积极性,让学生大胆地登上舞台进行表演。为了能够提升合唱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的同时能够有所进步,可以通过合唱比赛的形式开展合唱教学指导。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教育改革推行以来,我国小学素质教育逐渐转变传统育人理念,不断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养作为最终的育人目标。作为小学艺术教育中的典型学科,音乐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同时也能够拓展学生的艺术审美视野,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合唱教学作为其教学工作的重点,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合唱能力的把控,并以此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苏亚楠.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参花(下),2021(03):116-117.
[2]蒋艺慧.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戏剧之家,2021(08):114-115.
[3]马旋.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第二课堂(D),2021(0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