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炯
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镇中心小学 463000
摘要:师生关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对基本的关系,对于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这一点毋庸置疑。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论述了三种正确处理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本课堂;师生关系
在语文课堂上,应当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个主要参与者,在教学中占据着主体地位,二者的关系好坏也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如何处理好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使之朝着和谐、融洽、积极的方向发展,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营造和谐课堂氛围,为师生关系塑造奠定基础
在小学语文日常教学中,良好的气氛和氛围可以增加和谐与融洽的因素,进而帮助教师与学生们形成默契感,逐步建立良好的关系。也就是说,塑造师生互动、交流的气氛,让学生们“迷醉其中”,自然可以引导他们更好地与老师交流、沟通,形成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将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的塑造作为打造师生关系的基础,应该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比如,在课余的时间,教师带领学生们做游戏,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默契,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老师、了解老师、喜爱老师。包括教学游戏、课堂活动、课外活动在内的多样性的教学活动,都可以为师生的互动、交流做出贡献,进而促进教学的整体发展。
此外,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即授课、教学的基本特点必须让学生能够顺利接受。要记得的是,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更加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学习每一个知识点,掌握每一个学习技巧,这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任务之一。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师生的互动会天然地蕴含其中,而后续的“附加值”则是师生关系的日常紧密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构建首先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将自己当成是课堂的主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会下意识的认为,学生必须要服从自己的命令,这样一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很难真正的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很难真正的去感受学生的想法、理解学生的情绪,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就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必须要改变自己的这样的想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承认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能够起到的只是引导的作用。所以,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构建的首要因素就是教师的认识问题。学校应该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和探索,同时让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为了保证教师真正的认识到并且改正自己的行为,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督导小组去听课,通过听课实际查看教师对这一思想的执行情况。此外,学校还应该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纳入到教师考核和管理系统中去,这样一来,教师就会真正的认识到学生的重要性,这样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真正的感受到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在实际教学中注意自己的行为。所以说,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良好关系的构建的首要条件就是,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认知。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决定着语文教学课堂气氛否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是靠铁的纪律和挥动的教鞭“打”出来的,它依赖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依赖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依赖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变强调学生尊重老师的单向要求为师生互敬的双向统筹,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变传统教学中的专制型或权威型为合作型或伙伴型关系。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努力创设民主气氛,实现民主对话、民主交流,呈现一种协商式、和风细雨式的良好师生关系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观,因学行教,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激发学生,以饱满激情感染学生,以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重塑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崇高形象。只有改善了语文教学中师生不和谐的关系,才能打开学生情感的阀门,形成良好心理氛围,调动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也才能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气氛,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目标。
四、师生间积极沟通的方式营造语文课堂交际氛围
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构建师生合作的学习模式,教师一般都会问学生一些问题,这时就需要合理的变更教学言语组织方式。如,教师甲提问学生乙:你知道这首小诗的意思吗?在学生乙做出回答时,教师甲直接以一种强硬的语气否定了该学生的答案。从上述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甲的提问教学是失败的,这种生硬的教学问答会破坏学生与教师教学关系,同时也打击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长时间下学生可能会选择沉默来应对课堂问答,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无法延伸,也无法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因而,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提问时除了要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还需要做好学生答案的回复的工作,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答案中找出他的思考点,给予赞赏与肯定。
4、巧用提问方式吸引学生,巩固良好的课堂师生关系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之一。如果我们总是用命令式的语气进行生硬的提问(如“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么?”),或对学生的提问作出生硬、相暴的回答(如:“不,你错了,正确的答案究竟是什么?”),教师就显得缺乏亲和力,学生在情感上就会与教师拉开距离,表现出一味地从众与退缩的状态,他们多半会以模式化或机械化的方式来服从与迎合教师的“指令”或“命令”。在这种课堂氛围下,教师看起来会认为课上得很顺利很爽快,其实压抑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形成,更无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倒是这样的提问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影响,课堂师生关系已经变得很不民主和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师的“威压”之下被严重破坏了。因此,教师提出问题时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待。例如问:“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你有什么看法?”其声调表情都要像日常问话,而不应是审问。学生回答时,教师可适时运用鼓励性语言(如:“你的回答很漂亮。”“你的答案很有启发性。”)或适时地插话,进行圆场和启发。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的纽带,要提高小学语文课的教学质量,也必须从师生关系角度入手。具体的工作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还包括在其他时间进行积极的开拓,形成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平等、自由、融洽,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尊重,体会到地位平等的民主氛围,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贺清芸.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J].甘肃教育,2020(18):42-43.
[2]王嘉璐.小学教育视域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