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数学变式审题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期   作者:杨朝星
[导读] 在新高考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效果,

        杨朝星
        广西柳州市一中   广西柳州545000
        摘要:在新高考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效果,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改进审题策略。通过审题,学生可以尽快抓住题目的内涵和核心考点,迅速整理出解题思路,渗透变式思考的优势,体现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力以及知识的整合和迁移的能力,通过审题,完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力。
关键词:变式审题策略;数学核心素养
        新高考评价体系是综合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而形成的考试评价理论框架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而“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科学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高考评价体系 “一体两面”的综合体系。
        那么以这个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的新高考背景下,对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力的要求就比较全面,就高中数学学科而言,阅读量和计算量增加,数学文化、信息题、社会热点、五育并举下的真情实境的题型,都需要学生在审题上能准确的抓住要旨,尽快的变式转换为数学语言,完成数学建模,最后达到求解的目的。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知识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的能力。审题的能力就成为了解题的关键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好的审题能力,才能提高解题的效率,审题能力不是简单形成的,需要长期的学习、反思、训练、积累和巩固。
        七分审题三分做,审题不是简单的把题目过一遍,要重视审题的重要性,审题是解题前十分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审题的过程中,可以明确题目中所涉及到的知识范围,有助于学生迅速联系相关的知识点、公式。加强审题意识,培养细致的审题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审题能力的策略如下:
1 寻找关键词、变式思考、获取关键信息
        新高考的数学题型体现在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这四翼。题目上的文字量会增大,先稳定心理素质,再在题干中寻找关键词、做出变式思考,获取关键信息就尤为重要。这些关键词哪些是有用的指向,哪些只是干扰信息,对内容多题目长的题目,更需要提取关键词,并作出标记,通过这些关键词,链接相关的知识点,把平时训练的知识点渗透进来,进行变式思考,这些关键词会跟哪些知识挂钩,还有哪些变式的可能。平时在教学和解题时应注意,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知识点的纵深联系,新旧知识的整合,形成一条知识链。那么在考试中或平时的解题过程,就会通过关键词,下意识的作出反射,把相应的关键词对应的模型联系起来,审题时能尽快抓住题目的核心考点,可加快解题进程。


2 数学建模、变式能力、数学语言的翻译、信息的转化
   新高考背景下的数学考查会利用真情实境,进行数学文化、美育、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的熏陶,从而对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把题干中的实际或应用问题先进行数学建模,这也考查了学生的变式能力,再把题目中的关系翻译成数学语言,再进行信息的转化,转化成为数学的符号语言或者关系式。高中数学题中存在性和唯一性问题是放置于不同载体下的永恒的主题。明显又直观的条件,直接用起来,按步骤推理,比较容易直达目标,还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信息,潜在条件,这些隐藏的信息的指向可能是多选择性的,涉及到的知识点可能有多个,考查好充分性和必要性的条件,要把表面的条件和隐藏的信息进行梳理,发挥发散、变式思维,整合条件,进行挖掘,找到最佳结合点,最密切的关联性,对解题的成功较有助益,对答案的严谨性和规范性的探求也很有帮助。
3 数学结合思想、对题目结构的变式理解
        在审题的过程中,要注意眼、手、脑的联动,比如圆锥曲线问题、立体几何问题,平面向量问题等,眼到的同时,手要跟上,图形要跟上,需要的点、线、面的关系在数学结合的思想上,会出现了一个解题的轮廓。主观题、客观题都可以用这个数形结合的思想辅助审题,通过图形的表达,可以把复杂抽象的问题简单具体化,有些关系可以一目了然,有些位置可以一步明确,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对数学题目的结构分析也是学生能够审题明晰的一个重要的能力,例如一些信息题,先给一个全新的概念,需要学生理解这个概念的实质,然后把这个概念运用于后续所给的题目关系当中。有些题目中的结构,可能由多个知识点组成,甚至有的题目结构需要学生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需要审题过程中,学会对题目信息和结构进行分析、加工,甚至要做出变式、迁移、转化,从而得到解题具备的条件。
4 克服思维定式、关注结论,完善细节
        学生平时的刷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却不可避免的在审题过程中,在题目的某些地方,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容易让学生产生思维定式,新高考背景下的题目不但创新,而且灵活,若审题之初,就误入歧途,依葫芦画瓢,没有加以注意条件的变化,或者问法和求解的变化,就会导致错误的结果。
        审题时关注结论、分析联想、变式思考,不能从条件直接找到,从结论入手,执果索因、倒推的方式,提炼题目中的其他信息点,可产生联想,平时的解题不应为解题而解题,应多探求逻辑思路,找到知识的生长点,注重细节,善于从结论去转化,逐步靠近条件,从而寻求审题的大方向,解题的思路。
5 重视总结和反思,
   审题能力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定义概念不清晰、性质定理吃不透、应用知识不理解都会导致在审题的过程中,缺乏敏锐的题感,缺乏联系知识点的联想能力。
要重视对自身思维建构,探求知识点的逻辑联系能力,形成知识的系统认知,多积累经验,强化基础,审题的核心就是信息或者语言的转化、翻译的问题,需要多做变式的思考,就一题而多思考,还能有哪些外延和考查的方向,变式探求,剖析题目中的实质性问题,多进行反思和总结。
    最后,审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新高考数学对学生的抽象性、逻辑性等方面能力的考查也比较全面,更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审题能力,不需要题海战术,而应多训练一题多变式的思考和审题、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良好的审题习惯,提升审题能力,提升数学学科素养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