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 略与对策探析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期   作者:朱航 裴景昊 王春龙 通讯作者:魏尚林 贾林东
[导读] 在我国科技的发展,各领域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汽车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
        朱航   裴景昊  王春龙  通讯作者:魏尚林 贾林东
        山东英才学院
         
        摘要:在我国科技的发展,各领域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汽车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寻求产业发展和能源消耗之间的平衡,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应时而生。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各方面建设都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推进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是现在我们必须要认清的一个很迫切的问题,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关键词: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经济收入也不断提高,汽车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基本,在给我们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同时排放的大量尾气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危害,大量的能源消耗也面临枯竭的危机。汽车行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是当下阻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研发新的汽车技术是时代发展下的必然趋势。以绿色环保的理念出发,对汽车动力原料进行创新,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问题。
        1 新能源汽车的优缺点分析
        传统的燃油汽车,虽然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有着高强的动力与续航能力,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耗油高、尾气污染较大,已经上升到国家与生态层面。再加上我国石油资源非常紧缺,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也在不断加剧,这就需要减少燃油汽车的制造,才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技术的研发与制造,就深受全世界人们的高度关注与瞩目,也成为了汽车领域的未来发展道路之一。现阶段,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实现了批量生产,而新能源汽车在带来优点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与缺点。比如其优点为:能源动力为绿色、环保、无污染的太阳能、电能等;能源的使用率也非常高,能够减少或者避免污染物的排放;价格比较低廉,受国家补贴较多;没有限号限制,方便人们的出行;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其缺点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还不够成熟,比如电动汽车,充电桩就非常少,无法实现全面普及,不利于在高速路上行驶;新能源的续航能力与行车里程较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汽车的贬值较快,零部件的维修更换费用较高;新能源的维修技术还不够成熟,很难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就需要加大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究与测试,来不断提高其动力技术,才能赢得人们的追捧与信赖。
        2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与对策
        2.1改善电动车的能源结构
        电动车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电动车节能减排技术优化中,需要重视对电动车能源结构的改善。目前在电动车能源结构中,以电池为核心动力基础,电动车的研究中将节能减排的关注点放在了电动车的运行层面,虽然能够规避电动车行驶过程中的污染性气体排放,但对于电池蓄电过程的污染情况考虑不足。在电动车能源结构优化中,需要将电池蓄电层面的节能减排纳入到技术研发当中,从而能够提高电动车的节能减排成效。电池蓄电需要消耗电力能源,如果以传统电力能源为蓄电基础,就会导致蓄电过程的污染无法全面有效地控制。改善电动车能源结构,要从蓄电技术方面予以改进,应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电能。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并且取之不尽的能源,在电动车的改良设计中,可以考虑到应用太阳电池板替代传统的蓄电池,这样可以在电动车运行中,采集和存储太阳能。基于电动车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改进,太阳能可以转化为动力能源存储于太阳能电池板当中,为电动车运行提供动力的同时,可以全面提升节能减排效果。
        2.2 氢动力技术
        氢动力技术,是人们一直研究的热点。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的成熟,氢动力技术也逐渐应用到新能源汽车的制造中,但是还处于试验阶段。氢动力技术,作为一种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不仅绿色、环保、无污染,而且不会受到资源储存量的限制,还能够转化为一种新型能源。

该技术是指通过氢气、甲醇等物质作为燃料,然后驱动汽车行驶。还有一种是将水进行分解,来生产氧气与氢气,在氧气与氢气的燃烧反应下,就会驱使汽车。该技术不仅提高了能源的使用率,而且零污染、低成本 。但是在使用中,会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因此会无法保障驾驶员的安全,能源供给也会受到各种限制。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大研究与测试,才能实现全面推广。
        2.3并联式混合动力技术
        并联式混合动力是将内燃发动机与电动机相连,接入驱动系统。两个动力源分别进行驱动或联合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技术大致包括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电驱动系统、动力系统参数匹配、能量管理策略等。并联式混合动力拥有两套动力系统,可以分开工作,也可以协作驱动。既有发电功能又有驱动功能,所以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应用范围更广。
        2.4加大技术力量的投入
        第一,企业内部要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核心技术,企业可外派内部的核心技术人才到国外进行学习深造,学习国外的核心汽车制造技术,加大节能技术的培训投入,培养企业核心技术人才,提升汽车的核心技术水平。第二,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为新能源汽车打造知名品牌,实现品牌效益功能。第三,企业还要大力投资新能源所需燃料的研究力度,真正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多元化功能。其实最关键的还是要加大核心技术力量投入,技术是首要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够产生品质好、性能强的新能源汽车。
        2.5拓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划分和定位,拓展消费群体
        新能源汽车产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以及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必须明确其在市场中划分和定位,从而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手段和方法,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且拓展更多地消费群体。从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来看,导致汽车定位过高以及消费者购买欲望不强的主要原因就是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太高、技术性能不够成熟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实际的市场情况来进行定位,采取更加灵活的促销手段来吸引消费者,比如签订服务方面合同来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或者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售后服务等。同时也应该加强技术方面的革新,提升汽车的综合性能、缩减汽车的生产成本以及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等,这样也会有效减少消费者的消费负担,提升他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热情和欲望。
        2.6加快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良好发展需要全民参与。因此要适当鼓励民间资本的加入,科学规划城市用地,完善相关设施布局,特别是在高速公路沿线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方面,一定要加大建设力度,以便给予新能源汽车更大的活动范围。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在社区或者写字楼的规划当中进行一些配套设施的建设,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奠定基础。另外要说明的是,如果是民间资本的加入,需要给予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环境污染和能源匮乏的现状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域,各国处于同一起跑线,且中国的实际国情有很大优势,有潜力成为行业领导者,带动国家经济发展,实现绿色低碳生活。
        参考文献
        [1] 张映桥 .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J]. 内燃机与配件,2020,(18):195-196.
        [2] 牛江龙 .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探讨[J]. 内燃机与配件,2020,(12):222-223.
        [3] 张红琼 .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J]. 科技风,2020,(18):30,35.
        [4] 梁振华 .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应用分析 [J]. 科技风,2020,(14):19,24.
        [5] 汪李 .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8):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