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的大班日历游戏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期   作者:钟芳铭
[导读]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变化的时代
        钟芳铭
        广西南宁市第五幼儿园  广西 南宁 530022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变化的时代,这些高速发展的背后,无疑离不开数字,也对数学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但不变的是时间的循环往复,它在重复旋转却又一往直前,我们是否会对时间产生疑问?是否会对时间里的数字好奇?为什么数字0-9的组合以及他们与符号之间的组合却能衍生出那么多的不同含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的数学认知提出:学龄前儿童的目标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那么,如何结合日历游戏将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幼儿的已有认知,并将两者关系产生新的联系形成幼儿的新经验,为幼儿主动建构起时间观念提供参照。于是,我们借助月历和日历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以此增强幼儿对时间的感知和认识。
        一、关于日历游戏的价值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到,客体只有通过主体认知结构的加工改造以后才能够被主体所认识。本次日历游戏,从幼儿的学号衍生出了对日期的思考,基于幼儿的问题,设计并提供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材料给幼儿进行操作,在此过程中不断创设情景,丰富环境和游戏材料,加深游戏难度,辅以日历参照物帮助幼儿自我纠查,将幼儿已有的对数的认知与日历中的数相结合,在游戏中加强数与数之间的新联系,逐步建立起幼儿对数概念的新认知,帮助其建立起初步的时间观念。
二、日历游戏的开展与支持
        问题一:什么是日期?
        小朋友们来幼儿园签到时,在签到表上一直都有老师手写上去的一串数字,而且有的数字每天都出现,但是有的数字却一直在变,这引起了小朋友的好奇,他们一边用手指着日期一边问老师各种问题:“这是什么意思啊?它是数字还是字啊?什么是日期?怎么看日期啊?为什么要写日期?……”
        于是老师创设了一块简易可操作的日历墙,告诉小朋友们当天的日期。
        问题二:怎么看日期?
        可是问题又来了,小朋友说:“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数字像开小火车一样,我要看哪里呢?”于是老师按“年—月—日—星期”的顺序演示给小朋友看了一遍,小朋友模仿着老师的动作和语言,按照“年—月—日—星期”顺序一边指一边看日期,渐渐地能不用手指,流利地念出:“今天是X年X月X日,星期X”的句式。
        问题三:什么是日历?
        可是老师怎么知道这个日期的呢?小朋友们开始不满足于接受学习,总是围着看并尝试和老师一起更新每天的日期,于是发现老师在每次更新日期时都会对照着一样物品——日历,可是什么是日历呢?
老师就幼儿的问题给孩子们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日历给孩子讨论和发现日历的秘密,孩子们认识日历后,对每日更新日期的事越发的感兴趣,跟老师提议:我们可以自己来更新日期。
        据观察,孩子们存在以下问题:
        1.数字和大写的字混淆,星期和日子张冠李戴。
        2.月份会出现12以上的数字。
        根据孩子存在的问题,老师编了一个日历小故事与孩子分享,将“年”、“月”、“日”拟人化,转变成孩子容易理解的“年奶奶”、“月妈妈”、“日子宝宝”的分层关系,同时提供可以操作的日历拼图给孩子来玩拼图挑战游戏,让孩子在操作中探索和发现自己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幼儿的认知暂时无法纵向的观察和匹配对应的星期,于是老师调整了日历模板,将其划分为格子状,以便幼儿纵向观察日历中的层级关系。


        问题四:怎么看日历?
        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问题,老师将日历分月份给孩子进行挑战,把日历、月份模板、数字卡片制作成为配套的拼图玩具提供给幼儿操作,以便幼儿在玩日历拼图时,一边对照日历一边把月妈妈的日子宝宝送回家,拼好日历后可邀请老师进行检查,检查月历完全正确后即为挑战成功,便可以获得奖励。因此,老师制作了一个日历挑战墙,及时地展示幼儿挑战的成果,目的旨在让幼儿在玩日历游戏中不断地“观察—对照—检查—展示”,以此来巩固并加深对日历的组成以及层级关系的认识。
        1.观察阶段:我们提供了自制日历模板和数字卡片以及日历,但是因为日历不统一,里面的个位数字有些“01”,有些是“1”,造成了幼儿对数字“01”和“10”的混淆,于是老师立即数字卡片进行了更新,每套数字卡片既有“01”类型的数字卡,也有“1”类型的数字卡,以便幼儿能够理解“0+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含义是一样的。
        这一阶段,幼儿基本能够知道一年有12个月,但是对月份的日子数量以及数字的顺序仍存在问题。
        2.对照阶段:我们提供日历、纸、笔和尺子等材料,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自己拼好的一个月的日历。这一阶段,幼儿可以一边画一边练习手口一致的点数,能够及时的发现自己拼日历时的问题并改正。
        3.检查阶段:幼儿会拿着自己画的记录表,再次对照日历查看自己是否有遗漏或者错误的地方,然后让老师看自己是否挑战成功,老师会根据幼儿画的日历表提问,都回答正确的即为成功,这一阶段,幼儿在一问一答中增强了对“月”、“日”、“星期”的认识,知道了“月妈妈”有大有小,大的“月妈妈”有31个“日子宝宝”,小的“月妈妈”有30个“日子宝宝”,还有一个特殊的2月妈妈只有28个“日子宝宝”。
        4.展示阶段:幼儿和老师一同检查,确认日历没有问题后,便可以将自己画的日历表展示给大家欣赏,与此同时,在班级美工区投放装饰日历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制作一款具有个人特色的日历,该阶段幼儿已经能够将自己自制的日历成果展示给大家看,并能够用自制的日历与同伴进行互问互答,大家拿着自己制作的日历进行找生日游戏、找节日游戏等乐此不疲。
        老师也搭建了一个平台给幼儿与全幼儿园的小朋友进行展示和互动。
三、日历游戏的教育反思
        本次日历游戏活动在幼儿已有的签到经验基础之上,从幼儿的学号数字衍生出了对日期数字所包含的时间关系的思考,将日期所代表的时间含义,用日历游戏的活动形式来呈现,在此活动中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并提供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材料给幼儿进行操作,引导幼儿从“做中学”,幼儿在动手操作拼日历,在做的过程中看懂日历。同时以问题为导向来展开日历游戏活动,根据孩子的疑问:“什么是日期?”——“怎么看日期?”——“什么是日历”——“怎么看日历”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及时地根据幼儿的问题和活动的需求来添置材料以及布置教室,将看得见但不易理解的日历,融入到幼儿的游戏当中,先从“动作水平”的拼图、操作游戏开始,到“表象水平”的自制日历、再到“概念水平”的日期检查官游戏,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与发展过程。
        活动中幼儿已有认知的数概念和新学习的数字所代表的时间概念联系起来,将幼儿对数概念的认知水平从学号迁移到日期,一步步地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从而达到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发现数学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日历来指示和引导人们进行时间的规划,下一步延伸活动可以生成节日或者节气来增添游戏的乐趣,进一步挖掘与日期相关的活动。
四、关于日历游戏的思考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后天学习和建构,这种学习依赖于大量的感性经验和对自己操作经验的反思。日历里面包含了基数概念、序数、空间关系、时间等知识点,这些数字在日历呈现出来的数概念激发了孩子对日历的探究的热情,幼儿可以在其中进行简单的推理和经验总结,日历也能够将幼儿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日历来指示和引导人们进行时间的规划。因此,我们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要观察和了解幼儿在数与数之间的概念联系方面存在哪些问题,然后针对幼儿的实际问题来创设环境和提供材料支持,将幼儿已有认知的数的概念和新学习的数的概念联系起来,采用多种方式来强化这些联系,从而帮助幼儿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