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控技能竞赛的中职数控专业技能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期   作者:王立兵
[导读] 改革后,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数控技能竞赛成为一种竞争

        王立兵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浙江省  杭州市 311200


        摘要:改革后,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数控技能竞赛成为一种竞争,也是一座指路灯塔,是中职院校进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本文基于对数控技能竞赛特点,分析了数控行业的现状,结合目前中职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的情况,探讨了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期提高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的效率,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关键词:数控技能竞赛;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引言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也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多职业教学者意识到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其紧贴中国制造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前沿科学技术,只为培养和选拔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可以说职业技能大赛既是一个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实现学生梦想的平台,同时也是企业和社会选拔人才的平台。机械数控专业旨在培养更多面向机械制造的人才,其发展和改革也当以制造企业发展需要为前提。从这一维度而言,职业技能大赛引入中职数控专业教学之中是教学改革的体现,更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
        1技能大赛对中职数控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1.1技能型人才是数控产业发展动能
        高水准、高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是数控产业持稳发展的重要动能,也是我国数控产业从根本上破除发展瓶颈的力量。因此,中职数控院系在设计和细化数控专业课程时,要秉承技能型人才培育理念,既要求学生踏实认真地理解和掌握理论,又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练习专业技能,逐步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者。惟其如此,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方能利用个人精湛的技艺,兢兢业业地为数控产业发展服务,提出或介入创造全新生产发展模式,助推数控产业更稳健地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1.2有利于数控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将技能大赛引入中职数控专业教学中,我们仍然可以根据技能大赛考核标准编写校本教材《数控实用技术指南》,以大赛为导向,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改革教学方法,这将非常有利于提高中职数控专业教学质量。具体而言,职业大赛启示下的中职数控专业教学应该朝着如下几方面发展: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技能大赛考核的内容大多与企业生产实践案例为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就可以将此视为重点,采用情境模拟、项目教学、案例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模式,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去了解企业生产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控专业相关知识。二是贴近现代制造业岗位需求,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将职业技能大赛引入中职数控专业教学中的主要形式就是鼓励学生参加比赛。而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比赛,并且能够在比赛中获得名次,那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就需要融入比赛相关命题,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适当结合生产案例教学,学生则依照实际生产程序来思考和操作。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时,就要以技能大赛分标准为依据,综合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2从数控技能竞赛看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2.1办学模式更新换代
        数控技能竞赛近年来进行地如火如荼,虽然每年比赛题目都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趋势:越来越侧重于装配件的组合方面,这就预示着比赛和生产实践地联系越来越密切。由此可见,中职学校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模式。

通过长期教学实践与调研,打造校企合作平台可以这样执行:可以选择第四个学期作为校企合作的节点。因为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学完了基础课程,即将迈进专业课程的学习。学校可以选派一部分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到企业进行半工半读,分批次实现轮换上岗上课。在岗期间,学生享有和公司员工同等的待遇,在读期间,学校可以给学生一些优惠的政策,比如全勤补助、食宿减免等等。此外,现代学徒制教学方式也是适应行业发展的一种创新模式,顾名思义,学徒制就是师徒间的知识能力传授,它能够促进产教的深入融合,是校企合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有效缓解企业招工难的困境,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中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的就业率。但是需要牢记一点:只有学校、老师、学生以及企业全员全程参与,才能发挥出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效应,缺一不可。
        2.2丰富数控实训教学设施
        大部分中职数控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都会直接进入企业参与工作,故而其技能应用能力及综合素养是企业重点考察的内容。对此,中职院校有必要适度提高数控专业实训设施的采购投入,引进更多先进的数控实践设备,打造更完善的数控实训车间基地,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进更多数控机床及相关基础配套操作设备,引导学生轮流上机加工刀具,了解并掌握刀具加工工艺等。考虑到中职院校财力有限,无法独立提供完备的数控实践设施,建议数控专业院系主动寻求与对口企业合作,定期输送一定量学生到企业车间顶岗实习,掌握最新的数控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也为学生后期进入社会后更快适应社会需求奠定基础。中职院校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外技能竞赛,利用校外实训设备、实训基地开展充分的实践与锻炼。若场地条件允许,建议中职院校开辟专业化的仿真实训室,引进数控仿真软件,开展数控仿真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数控仿真软件模拟刀具生产过程,了解并掌握刀具生产工艺,或者是其他数控专业技能,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完备的实践技能。
        2.3构建贴近工作进程的课程体系
        贴近工作进程的课程体系才是更能契合技能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其本质也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在未来就业中更加胜任岗位需求,同时也是企业挑选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方式、一个途径。从这一角度而言,职业技能大赛是中职学生脱颖而出的一次重要机会,更是中职学生展示自己专业水平、思维能力的重要机会。我们中职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抓住这种机会,为学生未来就业发展谋得更好的前景。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了解职业技能大赛的基本要求,日常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要尽可能贴近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要符合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当然,职业技能大赛的所有项目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绝非单纯看学生某一课程知识是否学习到位。所以,即便学生擅长某一学科知识,但其他课程掌握不扎实,无法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赢得职业技能大赛的可能性也非常小。此外,在开展实践操作课程教学以及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也要兼顾职业技能大赛比赛要求,将职业技能大赛标准与课程教学相融合。
        结语
        总而言之,数控技能竞赛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也是中职院校进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参照。在进行教学改革时,根据数控技能竞赛的内容适时调整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及时引进先进的技术动态学习,确保学生的教学能够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当然,教改需要一个长期的奋斗,需要我们相关的工作者一同来努力合作实现。
        参考文献
        [1]程玉玲.数控技能大赛对农村中职学校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影响[J].现代农业,2019(012):93-94.
        [2]言瑞捷.中职学校技能竞赛促进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改革[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012):31-32.
        [3]莫勋.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0):158+160.
        [4]吕雅琨,安洋.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践过程中工匠精神渗透的分析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20,155(05):3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