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期   作者:唐彤
[导读] 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教育是新课程要求下的重要内容

        唐彤
        怀化市鹤城区人民路小学 湖南 怀化 418000
        摘要: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教育是新课程要求下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对传统教育目标和教学方式的颠覆,也推动了现代教育水平和素质教育的全面长足发展。在正确理解数学的基本素养要素和教学特点的情况下,如果想将数学基本素养作为教学改革活动的起点,教师需要仔细解释基本数学素养的教育价值,详细分析数学基础数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在综合研究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进行感悟,为学生系统地探索数学知识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养;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其主要的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参加数学学习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设定相应的学习情境,由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其中浮于表面的数学现象以及潜在的数学规律,最终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小学数学素养是新时代提出的重要概念和教学方向,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由于数学的接触需要门槛、对小孩子而言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掌握的,因此需要教师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为基础,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门槛。而降低知识门槛的最佳方式,就是寻找知识与熟悉事物之前的关联,帮助学生找一个让自己最适合的接受新知识的方式自学,能够对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产生极为重要的功能,更是对数学思考的全面激活,使得学生充沛施展自主意识和主动参与能力,提升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1]。
        例如,在学习乘法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相同数字的加法,让学生用式子来算,将数字用形象的点或者圆来表示,将数字加法的式子罗列出来,再引导学生将加法进行总结,尝试用乘法符号将复杂的加法式子列举出来。这一例子看似简单,却能有效的将知识和趣味结合在一起,这种效果要远远大于“今天我们要来学乘法,3乘以5等于15”的开课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乘法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以使班级中所有的学生都理解乘法的性质。这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得到了逻辑推理能力的锻炼,数据的整理分析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二、注重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
        众所周知,“数”与“形”是数学学科的重要内容,数形结合,不仅是数学学科的思想之一,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把握“数”与“形”的对应关系,联系教学需要,多样策略地引导学生们互换“数”与“形”,借助“数”的严谨性和“形”的直观性,以形助数、以数辅形地降低数学理解难度,提高学生探究效果,促进学生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锻炼数学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如教学“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时,教师不管说多少遍,学生还是理解不了,还不如用直观的线段图来表示[2]。

然后,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情况进行了讨论,并自主归纳出了不同情况下植树问题的公式:
        ①两端都栽树:棵数=间隔数+1;
        ②两端都不栽树:棵数=间隔数-1
        ③一端栽一端不栽(封闭图形):棵数=间隔数
        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可以直接运用这些知识点解决生活中许多跟植树问题有关的数学问题。
三、通过平面几何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图形的教学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重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主要原因在于小学生的抽象空间思维能力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他们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通过观察来实现对图形的想象。这不仅是学生在课堂中需要熟练掌握的知识,更是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交流的重要介质。因此,教师要多措并举,优化平面几何教学,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如,在教学“角”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促使学生运用硬纸条和其他材料制作一个活动的角,然后促使学生结合直观的实物,分析影响角大小的因素。再如,“三角形的特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拿四边形框架的学具,用手拉动并观察,说说有什么发现[3]?然后拿出三角形框架的学具,再拉一拉,比较之后有什么发现?通过动手操作,对比发现: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三角形框架不一变形,具有稳定性。通过操作,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更好的促进学生应用数学思维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四、通过计算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数学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逻辑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集中体现,不仅关乎数学科目的教学质量,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要能力之一。尤其是小学阶段,其涉及到的100以内的加减,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乘除,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等,在日常生活中被运用的频率更是非常高.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才能运用其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加强计算教学,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如在“124×36”这样的计算教学中,学生要结合124×6这一竖式的计算法则推导、类比出124×36的计算法则[4]。并且,教师要促使学生运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124×36的计算过程,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计算法则的理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决定了数学核心素养是否可以得到体现,两者这件具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者必须首先充分理解小学的基本素养。对小学的基本数学素养有正确的认识之后,将学生的基本素养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形成新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张丽佩.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改革策略探讨[J]. 语文课内外,2021(7):135.
[2]刘军平.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J]. 学周刊,2021(4):91-92.
[3]魏荣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2):127.
[4]董书繁. 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 基础教育论坛,2021(4):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