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小额贷款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期   作者:闫从鑫
[导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闫从鑫
        山东英才学院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小额贷款业务增长快速,但是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不良贷款的问题显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经济环境比较复杂,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风险。我国的金融政策不断改善农村小额信贷状况,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出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缓解农民的融资困难,但制约农民贷款的因素仍然困扰着农民的经济发展,这阻碍了中小金融机构的小额贷款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应对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信贷机制,成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本文就加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小额贷款管理与风险控制展开探讨。
        关键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小额贷款;控制
        引言
        金融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金融机构要实现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做好风险防范和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经济发展程度及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使得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增加,进一步加快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进程。各地农村信用社通过改制,组建成农村商业银行。同时,地方政府加紧培育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使得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飞速发展。
        1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操作风险成因分析
        首先,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尚不健全。由于历史发展原因,现有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主体为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而这些金融机构均源自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调整,法人治理结构较为混乱,地方信用社有着独立的治理结构,而作为中央调控的省级联社力量较为薄弱,无法对地方信用社进行有效监管,这导致地方信用社实际控制在负责人一人之手。同时,农村信用社股东较为分散,无法对各级信用社实施有效监管。多级法人制度增加了信息不对称的可能,同时增加了委托代理问题。基层信用社主任权利较大,形成独揽全局的局面,对业务活动的授权、员工业绩评价、薪酬发放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基层信用社处在一个监督管理约束较弱的治理结构下,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直接导致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结构混乱,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的问题。其次,从业人员素质因素也是造成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分布网点大多处在县城或者乡镇,难以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包括优秀的风险管理人才和内部结构治理人才,使得这些机构的内部风险难以得到有效评估和计量,更难以得到有效防范。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业务人员学历和整体素质普遍偏低,且许多从业人员之间存在裙带关系,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许多规章制度不能有效实施。由于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在金融机构经营运行中容易出现失误,带来操作风险并以此出现损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加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小额贷款管理与风险控制
        2.1健全金融机构组织架构,提高内部控制能力
        积极吸纳民间资本进入农村中小信贷金融机构,并提高民间资本在金融机构法人股权中的比例,改革新型农村信贷银行股权机制,健全金融机构组织架构,用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和运营。合理搭配各部门各单位股权层级人员比例,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建立健全机动灵活的人员考核制度,特别是管理层纳入一定的市场考核,职责明确、权责分明,防止金融机构内部工作人员权力过分集中,独断专行,提高内部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降低风险。
        2.2加强对农村小额贷款市场的规范与创新
        要让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小额贷款获得盈利,这样才能使其持续发展。政府相关机构应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进行合作,为农民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支持农业经济发展。

中小金融机构应结合当前农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创新出适宜的信贷产品。对于农村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也要进行创新防范,提高信贷风险评估技术水平,增强对农村信贷的事前预警管理,降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经济损失。
        2.3提高服务水平改变服务态度,创新适农金融产品
        农民的资产状况、风险偏好、风险承担能力、知识水平等具有自身特点,需要的金融产品与一般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也有所区别,因此农村金融机构要根据农民需求创新金融产品,提高服务水平。首先要打破常规,创新适农金融产品,根据农民生活、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和各类型农村经济体的发展需要和发展特点,开展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开发,在金融产品的广度和深度上,覆盖三农发展的每一个过程,拓宽融资渠道,满足不同的金融服务需求。其次,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对从业人员进行全方位的知识拓展,金融产品知识、市场分析能力、三农问题普及、国家政策法规、业务规范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培养一专多才的从业人员,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人为操作风险;建立完善的工作考核评聘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内部管理考核,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准确性,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2.4精准定位客户群,立足客户分层
        当前,客户越来越要求服务的个性化和集成化,如何满足每一位客户的需求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对比互联网企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虽有客户资源优势,但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相对不足,有客户资金流数据但客户行为数据缺乏。因此,一是可以跟互联网企业合作;二是可以与各类数据分析专业厂商合作,对已有的大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与分析,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获得发展新机遇。
        2.5提高对农村小额贷款的监管力度
        要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监管环境,要确保中小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维护出资人的经济利益。要保障整个农村金融信贷市场的安全,杜绝出现个别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的发生。要鼓励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给予其市场准入、业务经营、风险防控等方面的监督管理,更好地明确对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职责。
        2.6防范金融犯罪,加强犯罪预防控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学习商业银行防范金融犯罪的各种经验做法,在日常工作管理、健全工作规程等方面加强对金融犯罪的预防。在日常工作管理中,要严格各工作程序的授权授信制度,不同级别、不同岗位互泪监督互相制衡,进行账目的内部定期自查和不定期督查,对金融犯罪防范于未然。完善工作规程,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工作制度,社绝漏洞的存在,坚决社绝给不良分子以可乘之机;制定合理的人员调配和轮岗制度,从中高层管理人员到普通员工都要进行异地换岗和轮岗,垂直轮岗、纵向轮岗和交叉轮岗,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当行为和漏洞的存在,也防止工作人员利用熟悉操作程序之便,违规操作,或者利用工作制度漏洞,谋取不法利益。同时要组织工作人员进行金融法律法规学习和培训,遵守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不心存浇幸心理。最后,要加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用高科技手段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提高金融犯罪的防控水平。
        结语
        通过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农村的中小金融机构要不断创新小额贷款的管理方式,降低小额贷款的风险。要降低农民借款的门槛,简化借款的审批手续,更好地支持“三农”发展,为其提供资金的保障。要培养农村的信用文化,树立正确的信用道德观念,增强农民还款能力,使得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得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樊欣,杨晓光.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支农问题研究[J].管理评论,2019.22(1)
        [2]刘张发.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分析及对策[D].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8.
        [3]刘睿.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支农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