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才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222)
摘 要:文本解读是教师的生命线,文本解读的关键在于能够正确合适的把握文本的价值,从文本自身发现文本的核心教学点。从文本解读的角度出发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确定,通过关注与分析文本,掌握文本解读的一些方法,从而根据文本解读的教学点确定合适的语文教学内容。
关键词:语文;文本解读;教学内容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怎么把文本核心有价值的东西传达给学生?这就需要文本解读。以下介绍一些文本解读的关键点,以便更好的确定语文教学内容。
一、关注课文结构发现文本的意图
文本是有结构的,这也是文本解读的关键处。有时候我们应该多问几遍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作者对文章的布局是有用意的,一篇文章的开头、中间以及结尾作者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安排的。比如《秋天的怀念》这样的文章,很显然,我们发现了文章的结构,文中一共写了几次去北海看花,通看全文我们发现一共写了三次。第一次母亲要推我去北海看花,“不,我不去”明确拒绝。第二次母亲又央求我去北海看花,“好吧,就明天”我答应。第三次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花,终于懂得母亲所说的话。这就是这篇文章三次去北海看花,这样的选材布局本身就是值得推敲的?为什么一定要去北海看花?不去北海看花行吗?
再如季羡林先生的《夹竹桃》这样的文章也是如此,虽然是一篇散文,但是作为在小学的一篇文章,总体来说,文章由三个部分组成,就是采用了总分总的形式来写,其他花的描写、夹竹桃开花、月光下的幻想三个部分来写,也就是说文章写了夹竹桃的花色、花香、花韧以及花影四个部分来写,但我们通篇会发现作者就围绕着夹竹桃的核心点——韧性来写,在韧性的描写完之后,突出了作者的情感。这就是文章的布局。比如第二段:“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整整一段,只字不提夹竹桃,大量的笔墨来写其他花,其实就是为了突出夹竹桃的韧性,因为第4段:“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说明夹竹桃韧性。文章在月光下的夹竹桃影子的幻想也是如此,文章提到了三个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为什么作者看到夹竹桃之后,只幻想出这三幅画面,而不是其他呢?其实还是作者情感的表现,从作者生平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季羡林老先生早年海外游子游学,怀念祖国,中年回国遭遇变故,依然坦然面对,晚年奋斗不息病床写作,凡此种种,说明季羡林老先生爱国情怀不减,从作者生平也可以看出,老先生幻想地图,是因为先生早年离开故乡、离开父母,出去德国留学10年,幻想是地图,其实就是对家乡和祖国的挚爱,体现的是爱国情怀。幻想墨竹,墨竹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和体现,比如:“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也深深的落上了祖国的印记。幻想荇藻,荇藻本身是很平凡的,但是幻想是荇藻,眼前真的展现了一个小池塘,那池塘是记忆中母亲曾给自己洗过衣裳的地方,显然还是想念家乡和爱国。所以夹竹桃的布局很显然就是围绕着两个方面来写,一个就是韧性,一个就是作者爱国的情感。
二、关注文本重复话语发现作者的情思
文本解读的关键点之一应该要关注到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话语,反复出现的话语有可能就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或者是要突出作者特别感受的地方,作者情思凝聚的地方,也隐藏着作者的态度和情感。
(一)点明文章的中心
比如《祝福》里面所说到的“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这样的话语反复出现了两次,为什么鲁迅不遗余力的要动用笔墨去反复不断的出现?如果联系整篇课文来看,这样的话语可以推断出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其实祥林嫂本人自己也被宗教的观念杀死,这样的话语出现分明是说明鲁镇的人只认第一个丈夫,不认第二个丈夫,这就是宗教的观念。同样出现反复的话语还有:“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这句话一共在文章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第二段的末尾,就是在四叔的书房里,第二次是在祥林嫂问过作者本人人死后有没有灵魂说出的话。两次作者说了同样的话,究竟在传达着什么样的情感?很显然,一方面鲁迅和作为封建卫道者的四叔是格格不入的,话不投机,四叔的书房就是一个“封建没落”的缩影,因为从四叔所摆设的“只见一堆似乎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里面我们就可以感觉到鲁迅的精神和四叔不相通。另一方面是鲁迅作为一个新兴的知识分子,但是对于苦难贫穷底层人民的精神和出路却难以指出明路而痛苦。还有一些重复性的话语,比如: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还有后面的话语:
“你放着吧,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很明显,作者通过这种重复性的语言以及颠倒性的语言把祥林嫂至于这种祭祀活动中,通过四婶语言反复的伤害性突出祥林嫂死亡的原因之一。
(二)增强作者的情感
文本里面有些话的出现是为了增强作者的情感,比如《紫藤萝的瀑布》里面宗璞的描写花朵的开放,其中两次“我在开花”,这样的语句反复也出现了两次。一方面作者是在写紫藤萝的动态美,采用拟人的手法把藤萝描写得像孩子一样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把藤萝那种有生命的有活力的样子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但是除此之外,应该说还有第二次含义,这篇文章如果不出示相关的背景材料,要读懂还是有些困难,因为宗璞曾经写过《哭小弟》,那是一种手足情,弟弟的去世使得作者无法释怀,这样的话语分明是在说看到这样有活力的景象使人感到温暖和甜蜜,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秋天的怀念》里面出现的话“好好儿活”,一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第二次是在:“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得。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究竟什么样的活法算好好活?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让读者看到了母爱的伟大,看到了母亲的坚强。作者用两次笔调去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个情感是在不断的升华,第一次的描写作者却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母亲所说的话,也并未懂得那无尽的母爱和呵护之情。但是第二次作者去北海看花显然明白了母亲身后所隐藏着对子女深深的爱,也明白了母爱的沉重,终于懂得母亲所说的话。
再比如《幽静悲剧》里面季羡林老先生重复的写自己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作者的笔调曾经两次写到,第一次写到:“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第二次又写到:“世界上像我这样没有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作者为何要两次写到自己是没有出息的人?作者真的没有出息吗?作者只是运用了语气语调来突出作者的情感,作者并不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只是感到一种深深地无奈。
(三)突出人物的形象
有时候作者不断重复性的话语不单单是为了表现出作者的情思,同时也是为了突出
人物的形象。最明显的比如编入小学五年级教材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在这篇文章中,明显出现反复性的话语有两处,一处就是文章中父亲去挖掘的时候,说的话;“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这句话一共涉及到了三次,第一次是“谁愿意帮助我。
”第二次是“你是不是愿意来帮助我?”第三次是“你是不是愿意来帮助我?”这三处所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三次,三次的连写其实就是为了突出父亲的形象,突出父亲的心情,从渴望到焦虑到几近崩溃的心理。另外一处就是文章多处强调的“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一共出现了三次,三次的出现不仅仅是在突出父亲的想象,其实也在突出儿子的形象,透过这三次的强调我们会发现父亲的守信和儿子的信赖,最终才构成了文本最后一句话:“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再如初中课文阿累的《一面》,文章中对鲁迅外貌的描写,准确的说,一共出现了六次,作者六次对鲁迅的外貌描写,我们都会发现,他在反复的突出鲁迅的瘦,作者不余力的将笔墨花在描写鲁迅的外貌上,确实是突出鲁迅先生的瘦,但是为什么作者要那么多次的去强调鲁迅的瘦呢?也就是为什么要这么写?
三、抓住文本关键处确定教学核心点
部编本排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莫怀戚的《散步》。该文文体是叙事散文。对本文的解读,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表现尊老爱幼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二是表现中年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三是在尊老爱幼的主旨下包含中年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也有的说体现了四个方面,一是人伦概说。二是夫妇之伦。三是父子之伦。四是长幼之伦。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是不是面面俱到呢?那么这篇文章究竟教什么?可以怎么教?
我们应该抓住文本的关键点来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最后一段话要关注到:“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不同的人可以看到不同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根据这句话设计出不同的教学侧重点。比如聚焦在责任这个教学点上。我们先来看一下责任的句子,比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句话的顺序是不能动的?为什么?这句话是不能调动顺序的,在“我”的心目中一家四口人都很重要,把 “我”放在首位,意在突出“我”在家中的重要位置,表现“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还有:“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这也是在谈责任。还有:“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同样也在体现责任。关于责任这一点我觉得陈军老师在《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这个讲座里提到的一个点打开了我们的思路,这个点就是苏教版和人教版同时选了这篇课文,但是两个版本的文章选择少了一句话,少了那一句话呢?部编版:“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人教版“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其中少了一句话,就是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很显然,这句话的出现有点奇怪,一家人散步,非常小的一件事情,怎么能够说是到了民族领袖的严重关头,至于吗?所以本篇文章教学内容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责任。其实这个责任具有关联性,这个责任既是父亲的责任,也是母亲的责任,母亲的责任也有,比如:“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和“母亲信服地点点头”。这些就是作为母亲的责任,还有妻子的责任,比如:“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这里并不是妻子怕自己的丈夫,而是妻子懂得对丈夫的尊重和支持,支持即是责任。所以整篇课文是由三者之间的责任共同的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关系。我的责任不仅仅对母亲的孝顺,也要考虑到妻子和儿子的感受,只有三者和谐了,家庭才和谐,家庭和谐了社会才和谐,所以也才能更好的解释最后一句话:“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很明显,只有关系融洽了,才会出现最高的境界,那就是整个世界是和谐的,所以整篇文章我们会发现就是讲责任和关系。
如果聚焦在生命这个教学点上,关于描写生命的句子也非常的多,所以有老师说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个就是看到了生命的传递链条,儿子代表将来的希望,母亲代表逝去的日子,我和妻子代表现在,这样就是生命链条生生不息的体现。而且文中当中许多的话语,比如“太迟了太迟了”、“熬’等之类的词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的担忧以及母亲被病痛缠绕的不易,显然这些都属于生命的体现。文中几处环境的描写也是着眼于生命的美好。
四、把握文本关键点挖掘文本教学价值
语文教学的内容要上的生动有趣,而且要讲出学生不懂的地方,非得关注文章比较特别的地方。所谓学生不懂的地方,就是学生看完教材也不懂,也不理解,经过讨论之后还在不完全懂,需要经过教师的点拨才会知晓,也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比如巴金的《小狗包弟》这篇文章,很显然,学生的初步感知应该是停留在巴金的愧疚上,但是对字里行间的话语可能就忽略不计,因为无法理解。比如“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又如“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这些话语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来,其实里面有矛盾,为什么不能原谅自己?为什么倒是我的幸运?这里面很显然学生要理解是有困难的,表面上作者在那个时代没有死在解剖桌上,肯定是幸运的,但是这只是字面意思,真正要理解的话应该要看到“我”这个主语,是变成了包弟的“我”,所以很显然这个是文章特别需要关注的地方。
杨绛的《老王》同样如此,教学的内容如果要上的紧凑集中,那非得关注最后一句话不可,就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可以说杨绛真正愧怍的是什么?是他觉得对不起老王吗?所以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我认为关注到这个问题,很显然我们的教学应该紧扣着这个问题进行教学,因为这个问题能够很好的牵涉到人物的形象,人物的内心以及人物的情感等,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究竟需要什么?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究竟我和老王之间的差别在哪里?所以如果我们关注到这样的话语,很明显,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会上的相对集中。
文本为什么要关注文章的特别之处呢?因为每一篇课文都有作者自己写作的用意,我们要关注的是言语形式,就是怎么写?怎么写涉及到的是文章表达。为什么这么写?为什么这么写涉及到的是写作的意图。比如部编本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4课《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也是如此,课文如下: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这篇文章的特别之处在哪里?实际上作者写什么不重要,因为学生是有教材的,只要读一遍,什么都知道了。怎么写?这篇文章运用了标点符合和语气词,就是”哇!啊!呢!吧!,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就是这些语气词和感叹号以及反问号。为什么要这么写呢?实际上就是作者要强烈的表达出想要葫芦的人的心情,是欣喜开心、急切、着急、满不在乎的心情,这些都是作者用力的地方,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的关注这些文本的特别之处。
参考文献
[1]王荣生主编.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十四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第89页.
[2]洪宗礼.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第190页.
[3]课程教材研究所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班,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