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4期   作者: 赖晓英
[导读] 近年来,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指围绕某一主题所进行的课堂阅读教学操作模式,通过同主题、多文本的碰撞交融,能加深学生对阅读主题的理解,能丰富他们的知识,可促使他们掌握更多的阅读内容。
        赖晓英
        资阳市雁江区第七小学   身份证号:51102619730914****
        
        【摘要】  近年来,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指围绕某一主题所进行的课堂阅读教学操作模式,通过同主题、多文本的碰撞交融,能加深学生对阅读主题的理解,能丰富他们的知识,可促使他们掌握更多的阅读内容。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并不重视主题式阅读教学,这使得学生的阅读体系混乱、学习收获也较少。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才是阅读活动的主体,只有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才能大幅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本文就从精选阅读的材料、分析阅读的内容、梳理文本的脉络、探讨阅读的方式四个方面入手,针对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的实施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实践
        
        主题阅读是指在某一主题的引领下,将契合主题的相关作品关联在一起,从而组成一个开放性的阅读视域,这有利于学生在关联阅读中深刻理解作品内涵,以及让学生在深入探究中巩固知识应用。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质量和语文阅读素养,从而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更好的发展。而主题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需要教师精选阅读主题、科学设计教学流程以及深入品读主题文章。
        一、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特征
        1.以教材单元为主题核心。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依照“双线组元”理念,每个单元均体现出“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均衡递进的特点,这种编排理念在每一课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渗透。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认识到编者的用意,引领学生关注生活、涵养性情,热爱祖国、大自然与美好事物,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会观察、发现与探索,能够阅读童话、寓言、神话、诗歌等各类经典文本,并习得交流、表达的方法,乐于与人分享。理解教材单元的设计用意,有助于教师抓住核心,开展主题阅读教学。
        2.构建多元的主题核心。所谓主题阅读教学,实际上就是通过有效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的方式,将学生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在一起,构建“一主多元”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阅读课程资源。这里所说的“一主”就是以教材为主体,而“多元”则指教师紧紧围绕教材单元主题,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经典诗文等作为拓展阅读资源。这种以每个单元主题文化为基础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学习能力。
        二、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
        1.精选阅读的材料,增加主题阅读的数量
        主题式阅读教学转化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单篇教学模式,它是将多篇文章进行综合来开展教学。通过主题阅读的形式,教师围绕 “同作者、同事物、同题材”等主题筛选和整合阅读材料,带领学生在一节语文阅读课中既学习基本的阅读知识,还了解和熟悉与这个主题相关的其他阅读内容。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课外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
        如:教师在教学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一课时,从“同作者”的角度出发,可以选择丰子恺的作品《养鸭》《白象》等作品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情感表达;从“同事物”的角度出发,可以选择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作品《白公鹅》来体会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表达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这样,通过开展主题阅读教学,学生的阅读量大大提升,阅读速度也逐渐加快,从而能更好地实现阅读学习,课堂教学效率也有所提升。


        2.分析阅读的内容,确定主题阅读的范围
        主题式的阅读教学模式,就是从阅读教学的教材内容方面进行分析,并做出不同内容的主题分类。事实上,文章的主题类型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依据所学教材确定阅读教材的主题种类和范围,才是最具有科学性的。一方面,教材中所包括的内容本身就是学生需要进行学习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应着学生需要吸收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另一方面,科学的主题划分能够帮助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快速找到目标和定位。教材内容是老师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从内容出发进行主题式的阅读教学,是对于具体学习内容的提炼和总结,不仅能够体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系统性,还能够进一步强化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在根据教材内容确定阅读教学主题时,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其一是对具体文章内容先总结提炼,再将所有文章进行分析和归类。其二是以一个学期为教学节点,以一本教材为分析主体,先根据整本教材中的文章题材进行一个大致的分类,再根据分好的类别进行集中教学。例如,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篇课文,如果采用第一种主题分析方法,则《亡羊补牢》所想表达的是发现问题,及时止损的道理;《揠苗助长》所想表达的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哲学思想;如果采用第二种主题分类方法,则《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篇文章都是二年级中需要进行学习的寓言故事,是属于寓言题材的阅读内容。
        3.梳理文本的脉络,把握主题阅读的情感
        在主题阅读教学中,小学生对于课文文本的阅读只能够观察到表象的东西,如所描写的风景等,而对于描写风景下蕴藏的情感小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体会,而这些思想情感又恰恰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所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开展主题阅读教学模式时,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小学生对课文文本进行梳理,把握课文脉络,从而在深层次上感悟课文文本情感,进而不断提升阅读素养。首先,教师需要高度重视课前的导入环节。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以正确的角度和思考开始课文阅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主题阅读教学课堂上需要基于小学生的学习、成长特点,基于文本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情境导入的方式引导小学生正确打开课文的阅读方式,从而激发学生主题阅读的兴趣。然后,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深入挖掘文本的情感。如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提问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微课教学等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导小学生进行文本主题的挖掘,从而不断深化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最后,教师要通过背诵、仿写的方式引导小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主题和教学文章,并且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充分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如在某一段优美段落或者重点段落的学习之后,让学生背诵或仿写,以此有效强化学生的文本理解和素材积累。
        4.探讨阅读的方式,提升主题阅读的能力
        要想锻炼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运用主题阅读策略的过程中就需要采用注释性阅读的形式,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把文章中出现的一些好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标注和记录,对文章中出现的一些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和鉴赏。让学生多多积累这些句子,能为学生以后的写作做好充足的准备。另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了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和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进行标注和注释,等待语文教师为自己解决疑惑。在主题式阅读策略实施过程中,注释形式的阅读方式是很重要的,它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主题式阅读教学方法在小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被应用和采纳。主题式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思路变得更加清晰,能通过主题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主题式阅读教学方法在当代的小学课堂中还没有被普遍地利用起来。部分教师没有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也没有意识到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要想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首先就要从教学方法入手进行革新,以更好地指导和教导学生,促使他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双全.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
        [2]杨秀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分析[J].学周刊,2019(8).
        [3]张玉梅.试论如何改进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