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青
横县莲塘镇初级中学 广西南宁 530315
摘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时代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思想文化精髓,在当前教育工作中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思想文化,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体的更好发展,还是对于国家的进步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十分重要,针对文言文内容深奥、理解困难等特点,探讨当前时代背景下试试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提高文言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约占据了三分之一的语文教材内容,所以文言文应得到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视。由于文言文多是古代文人留下的佳作,蕴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很厚的历史文化,所以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新课标背景下教育工作中要求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这给文言文教学带来了进一步的挑战。应结合新课标对教育工作的要求,创新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方面,当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忽视了人文性,文言文是古人留下的佳作,承载着古人优秀的思想精髓,所以具有较强的人文性特征。而现阶段语文教育工作大多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许多教师将文言文作为提高学生学科知识水平的工具,因此课堂上以“读-译-抄-背”模式为主,优秀的文化瑰宝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变成了干巴巴的课文内容,这种落后的教学思想,使得文言文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精神失去了价值。人文性的缺乏直接降低了语文教育工作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也会导致学生失去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符合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要求。
另一方面,教育工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当前大多数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在讲台上一讲到底,即“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或将知识内容写满黑板,或让学生在课本上勾画记忆,学生成为了记忆学科知识的工具,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枯燥,学生大多迷迷糊糊,对知识一知半解,这种教学方法虽然看似详细全面,但是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得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产生对语文文言文的排斥心理,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长远发展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1]。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
(一)围绕学生的兴趣设计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对当前教育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大多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感到好奇,这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动力。因此,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设计教学方法。例如教师讲解《论语》有关内容时,在班级中开展一次孔子及其弟子日常活动的模拟活动,以轮流的形式让学生分别扮演孔子及其弟子,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在解释论语内容大致含义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模拟论语内容的形成背景,并分组在班级中国演绎出来。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丰富了知识的表现形式,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比如当教师讲解《天净沙·秋思》时,鼓励学生参照文言文形式进行仿写,这样能够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文言文的结构,提高对传统文学内容的理解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活动打好基础[2]。
(二)创新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
初中语文文言文内容具有一定的生涩难懂特征,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古代文学表达方法对于当代初中学生来说,理解困难再说难免,教师应认识到文言文教学中的这一挑战,并创设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文章内容,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以《木兰诗》教学为例,结合当前围绕花木兰所创作的影视作品,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影视作品片段,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看到的内容,加以理解,推测其表现了原文的哪部分内容,对于回答准确的学生教师予以鼓励。这样为生涩的文言文创造了一个易于理解的情境空间,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感悟,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或者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完文章以后,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将文言文故事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向班级学生讲述文中故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发现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不当之处,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使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纠正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错误理解,达到提高班级所有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理解效果的目的,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工作的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养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也优化了课堂教学氛围[3]。
(三)增加师生课堂互动
传统教学模式有枯燥、死板等弊端,在新课标下实施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教师讲解《孙权劝学》时,向学生解释“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等词句含义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列举一个在生活中体现这一内容的例子。”在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之间,教师能够实时掌握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也能构建起古代文学内容与现代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利用生活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同时,积极的师生课堂互动,还能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心中对于教师的隔阂感,有助于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人文性不足、课堂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不利于文言文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创设与文言文内容有关的情境等,利用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促进教育工作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鲁雪峰.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J].名师在线,2020(21):78-79.
[2]王瀛. 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
[3]赵鑫宇. “群文阅读”教学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20.
[4]肖平. 兴趣引导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