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欢
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教学指导中心 广东 广州 511335
摘要: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本文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基于深度教学的教学策略,分别从贴近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价值,丰富数学体验、发现数学乐趣,构建质疑情境、感悟数学奇妙这三点进行了深入阐述。
关键词:深度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层进式学习
深度教学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特点与教材体系,将培养提升学生的核心数学素养当做最终教学目标,积极组织学生有效开发数学思维能力,全力打造逐层推进式学习模式,尽力实现学生对课堂情境的融合与沉浸。所以,深度教学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全面分析学科知识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师生合作思路,深化知识学习和思维拓展,推动核心数学素养培养工作顺利进行。
一、连接生活,感受“数学真有价值”
数学学习必须具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才是符合教学需要及学生发展需要的最佳数学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应用普遍,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点滴,充满我们生活学习的全过程。新课标数学要求将设计重心转移到结合学生实际体验及周边背景提取相关数学问题上,以实现模型构建、解决问题的最终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需要数学教师积极创新改进,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生活体验当做教学基础,将课堂环境与学生生活实践有效关联,促使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在进行“分数比较大小”的教学时,数学教师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分西瓜”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关注:爸爸打开一个大西瓜对儿子说要把西瓜均分为四块,每人分配一块,弟弟不想和别人一般多想要多分一些,就大喊我不要四分之一、我要六分之一,惹得爸妈、姐姐哄堂大笑。同学们你们知道弟弟说错什么引人发笑了吗?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积极讨论,大家经过动手画图及分组讨论最终得出了四分之一比六分之一要大的结论,加深了学生对分数大小的认识和理解。
二、丰富体验,发现“数学真有趣”
(一)引导探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学习通常包括探究型和接受型这两种类型,实际上这两种学习方式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效统一整体,存在相互促进的正关联关系。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属于单纯的接受型学习模式,将课本知识与教师讲授当做教学重心,对于先进的探究学习则基本涉及不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作用,最终导致学生的识面狭窄单一、缺乏创新竞争意识、数学技能及数学素养难以得到有效形成,呈现出机械接受、死记硬背等接受型学习特点。因此,数学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学生特点,全力激发其探究精神与参与意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信息、交流总结、提高技能的综合能力。教师需要放弃课堂主导的做法,引导学生将学习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使他们就典型数学问题进行质疑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这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地加以落实,将教学重点从讲授数学知识转移到解决数学问题上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必须彻底摒弃那种满堂灌的错误做法,将思考机会交给学生,为他们创设质疑、讨论、总结的学习环境氛围;在指导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时,教师需要引导他们积极构建学习框架,形成逻辑分明、逐层深入的数学学习体系,并及时发现存在的实际学习问题,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学生调整思考方向及学习目标,实施“层进式学习”,推动全体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数学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二)注重实践操作,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数学作为一门具有专业特点的重要学科内容,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因此数学教师通常指导学生选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及合作交流等方法模式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实践时间,尽力结合数学实验操作等为学生阐释数学理论知识,还要采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与吸引力。帮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深刻牢固的数学印象,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感受到数学的无尽魅力与学习乐趣。
例如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师指导学生折纸造型、比较衡量,全面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综合特征,然后结合电子课件展示环节,让学生获得对所学图形的全面深刻认识,积极参与、深入思考、认真总结,获得数学能力素养的稳步提升。
(三)设计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有意识学习和无意识学习是最为常见的学习方式,游戏方式最能激发学生的无意识学习行为,因此被低年级教学活动广泛采用。具体操作就是教师设置游戏内容和角色分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热情兴趣,最终完成“浸入式学习”目标。例如在进行“元、角、分”内容的学习时,教师精心设计了购物游戏,将学生四人一组分成多个小组,让他们分别扮演顾客与售货员的角色,需要顾客用游戏纸币购买货物,售货员计算商品价格和全部商品所需的钱款总额,双方在付钱找钱的互动游戏中获得对元角分知识的深刻了解,通过自身的参与探索获得最佳学习体验,实现沉浸式学习的最佳目标。
(四)通过即时评价,感受成功的喜悦
评价环节意义重大,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形成自我认知的重要步骤,需要数学教师认真对待,以积极正向的语言评价引导学生走向更加完善的学习之路;教师要做好即时评价与过程评价工作,采用多元化有效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收获与发现多加鼓励支持,促使他们感受到成就感与自豪感,增加信心与动力,更加热爱数学学习。这种正向评价反馈需要及时进行,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师生互动教学形式的进一步完善发展产生极大促进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将大的数学问题进行分解对待,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形成问题难度层次感。学生获得一个个小的问题目标的突破,不断增添动力与自信,学习更加用功,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良好学习成效。
三、营造质疑氛围,感悟“数学真奇妙”
质疑需要以思维冲突为基础,因此需要数学教师积极利用这个重要因素创设有效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数学疑问并引导他们去分析推断其中的原因,然后结合讨论总结、实践检验等操作方法,促使学生产生思维顿悟、获得美妙的学习体验。例如在进行“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度”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就预先布置学生用纸裁剪出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多个三角形,然后让学生猜测其内角和分别有多大,学生们根据自己手里的三角形情况给出了多种答案,这时候老师再明确所有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学生就会非常吃惊并产生急切想要了解的愿望,然后带着极大疑问去讨论探究,经过观察计算最终验证了该说法的正确性,获得深刻的学习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此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指导学生继续对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进行探索推导,经过反复思考、多方讨论和计算验证,得出了最终结论,那就是所有的多边形内角和都等于180°×(边数-2),促使学生们获得探索学习的乐趣,产生极大成就感和自豪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结语
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当坚持培养提升核心数学素养的教学原则,采用“层进式”和“沉浸式”深度学习模式,促使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和核心素养,将数学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密切关联,对其探究学习过程予以全程关注指导,并予以积极正向的评价反馈,从而极大实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杨豫晖,梁佩雯,杨彩莲,刘凤.小学数学文化深度学习的教学结构探析——以“乘法分配律”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07):31-40.
[2]李广.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价值取向、核心特质与实践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9):60-66.
[3]马云鹏.深度学习的理解与实践模式——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4):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