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墁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40112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会议上都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大学分析化学是化学学课极其重要的基础学课之一,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育人要求和责任。本人从大学分析化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现存的主要问题出发,对应探寻其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法,以期有所突破。
关键词: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方法
引言: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更是蕴含在大学各个学课的课程教授之中。大学分析化是专业性较强的学课,对于如何融入“课程思想”的任务仍处于探索阶段。
一、大学分析化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大学分析化学教师思政育人意识淡薄。“课程思政”是顺应时代发展和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既能够培养大学生正向的价值观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又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然而,部分大学分析化学专业课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固执的认为专业课程教学仅限于本专业的知识点和思维传授,对“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方面的了解和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导致思想上仍停留在大学分析化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完全不相关的两门课程的阶段,不能把人文素养、道德品质等内容的教授结合到教学中去,距离全员育人、协同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二)大学分析化学与“课程思政”结合不深。目前来看,大学化学分析专业课教学与“课程思政”的结合上缺乏深度融合,存在形式主义甚至不曾涉及相关内容的情况,严重违背了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始终的理念,极大的阻碍了“课程思政”的推广。一方面,无论从部分高校的学科带头人还是大学分析化学的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影响到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不够、领悟不深,结果很难把思想政治理论有机的融入到专业课教授的过程中。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的机制体制尚为完善,还没有太多可供参考学习的样例,关于如何有效的把思想政治理论的内涵、理论、方法融合专业课上还不够全面系统。
(三)对大学分析化学的课程考评中缺少“课程思政”标准。奖惩机制的建立是对专业课中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保障[1]。从当前各校制度建设来看,“课程思政”的落实尚为得到保障,针对大学分析化学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中,仍未出现对“课程思政”融入情况的具体化的要求和考核标准,例如:与评优评先、职称评定、优秀教师等奖惩挂钩,激发专业课老师落实”课程思政”的危机感和积极性。这种体制机制的欠缺导致了许多大学分析化学专业课老师很难从自身学习的角度出发,真正的弄懂、弄通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对于“课程思政”只是“走过场”、“搞形式”。
二、大学分析化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路径方法探析
(一)培养一批具有“课程思政”教学思维的分析化学专业课教师队伍。真正推动“课程思政”落实在课堂的关键在于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毕竟占据少数,大学生在各类专业课之间上课的避重占到课时的百分之八十,因此,“课程思政”的主阵地一定是课堂,课堂的重点在于专业课教师。虽然专业课教师都具备一定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储备,但对于能够自如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还相差甚远,因此对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想”意识提升和知识扩充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要提高大学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要剔除大学分析化学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与本专业学课无关的误区,端正态度,清楚认识到三全育人的重要意义[2]。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对思想政治理论学懂弄通了,才能在课堂上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教育指导。教师之间可以建立交流群,定期分享和讨论在专业课里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措施和方法,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二)合理量化“课程思政”元素作为大学分析化学课程评价标准。“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的根本保障在于制度化的管理和评价,不仅给专业课教师在任课过程中施加压力,同时也帮助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课堂效果有所理解,是对日后的教育工作的方向指引。合理量化“课程思政”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责任担当。要发挥头雁效应,抓效果先从领导干部抓起。学院的领导干部、学科带头人作为本专业的管理或者学术的领先者,要对“课程思政”做出表率作用。对个人学课的教授和教育中体现思想教育,对所带团队的教授中要有规划、有计划的进行,从时间、效果、成果等方面进行细化,规定相对应的处罚办法。二是设置奖惩。从管理到课程,从课本研发、课程设计、会议次数、课题项目、成果展示等方面设置奖惩,与晋升职称评定、工资级别待遇挂钩,让专业课中“课程思政”切切实实与自身利益相关。
(三)加强分析化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课之间协同合作。大学分析化学是化学中重要的专业学科,具有知识点多、专业性强、理解难度大等特点,分析化学中的“课程思政”落实工作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讲,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各学科之间有效的协同合作,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与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师相互学习,针对目前分化化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的具体办法、体系结构、吸收效果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找出问题,根据大学分析化学课的课程特点,制定相应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并持续性的关注和调整,最后编纂成教学课程,形成完整的大学分析化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的体系,。
四、结束语
大学是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学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努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世界,促进学生积极成长。
参考文献
[1]吕家根,张成孝,杜建修,等.分析化学“课程思政”重构的思考和教改探索[J]. 大学化学,2019.
[2]乔校畅,崔立峰,金具涛,等.在大学分析化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州化工,2020,v.48(02):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