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连婷
六安路小学中铁国际城校区
【摘要】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下,对我国小学美术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新时代我国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方向,然而通过调查可知我国众多高校小学美术课堂并没有发挥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效果。因此,通过解读艺术学科的阅读要求,结合中国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从形象化、艺术表现化、审美化、创造性实践和艺术课堂文化理解五个方面的针对性对策。优化建议,希望能帮助教师根据教育实际情况更好地开展美术课堂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课堂;图像识读;审美判断
学校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和最基本的实施途径,但毫无疑问,美术教育仍然处于学校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卢梭曾表示:“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这说明艺术的天赋在美术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艺术课程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培养意义。儿童正确的审美意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还可以让学生获得正确的审美观念,尤其是在过渡时期,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内部和外部资源,提高专业技能,并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本文提出了一些观点,希望能够利用以上几点来帮助未来的艺术基础课程的开展。教育改革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在艺术课上,我们应该给予更人性化的对待,更深刻地理解美术教学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我希望学校,社会和家庭以后能够更多地关注儿童对艺术的热爱,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发展儿童艺术教育,促进儿童心理、生理和个人的不断进步,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全人类的和谐发展。
一、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
1.图像识读。图像识读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等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在美术学科学习中,小学学生不仅要会识读艺术作品,还需要能理解艺术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品传达的意义等,打造特有的看待事物的视角。
2.美术表现。美术表现指运用传统与现代教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美术的表现方式有很多,具有美术学科素养的学生需要有充分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独特的观察力,学会运用媒介、美术语言等手段来创造视觉形象,并以此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
3.审美判断。审美判断是指个体结合现实生活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分析、评价、判断和表达。具有美术学科素养的小学学生不仅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还有一颗懂得欣赏美的心,他们认为艺术作品是独特而又美好的,并能从中体会到审美乐趣。
4.创意实践。创意实践即在美术教学或创作过程中通过创新思维,大胆的对艺术作品进行创作的过程。美术本身是一门有创意的学科,每个小学学生想法不同,每个学生的创作想法指导下的艺术作品自然也是各不相同的。
5.文化理解。文化理解指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对美术作品进行观察、欣赏和理解。小学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可能受到不同家庭文化的熏陶,其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也会有自身的独特性,借由其表达的艺术形象也是与众不同的,因此,每一个小学学生创作的成果都应得到尊重。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模式固化。在社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之下,我国人们开始更加注重自己与孩子文化素养的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可是通过普遍调查可知,如今众多小学的美术课堂的教学模式仍然固化,单一的采取图片放映给学生观看,教师进行讲解的形式
2.美术教师不作为。同时,许多小学教师自身也存在对美术课程的不重视,小学的学习被默认为高考服务的学习时期,因此也存在许多教师认为将学术课堂的时间留给学生们用来学习考试科目是理所应当的行为。
3.学生艺术性不敏感。教师的不作为也同样反映出学生的不重视,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做其他学科的作业已经是普遍的现象。
三、美术课堂美育的意义
实践生活也表明,智力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即使是逻辑中高度抽象的数学公式、物理定理和推理原理,也蕴含着平衡性、对称性和典型性等美学因素。至于各种艺术类课程,则更多的是审美类教材。同样,实施美育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智慧,培养思维,提高观察能力,丰富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四、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措施
小学美术课堂需要教师根据核心素养的解读,针对性提高客养的核心素养培养效果,对此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更加主动积极的课堂教学,转变过往固化单一的课堂,增加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与认同。
1.立足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图像识读能力。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应用,人们无形之中提高自身的图像解读能力与信息素养,能够通过观察与分析图像从而获得更多的内涵信息。
2.强化学生美术表现。教师在教学小学美术课程时,需要将课堂中的教学环境与学生们的美术表现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美术表现的含义是通过美术技术来妆造艺术形象。
3.通过鉴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美术鉴赏是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小学学生可以通过对美术作品、自然景色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进行欣赏,然后创造一对眼睛能找到美,调整心理状态能感知美,并完全增强其被阻挡的能力。
4.开展美术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创造力是人类所具有的。美术就是极具创造力的一门学科,美术创作的过程也是作者创新的过程,因此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创造是基于模仿而发生的,很多学生呢个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都可以在美术得到充分的培养,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美术教师应当通过多样的课堂活动来完成。
5.提高学生文化认知。不同的艺术作品来自于一种文化熏陶下的作者,这一作者利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熟悉的事物以及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如果小学学生与作品受到的文化熏陶不同,其在理解作者的作品和思想感情方面就会存在困难,为了让小学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艺术作品,教师需要在美术教学中充分渗透文化理念。
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当根据美术课程的艺术性出发,针对性对学生么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文化认知着重于文化二字,因此美术教师在课程中更需要带领学生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艺术性时,还需要从文化的层面,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与作品的艺术表达内涵,并注重我国传统艺术的鉴赏与传承。
五、结论
小学美术课堂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小学学生在美术活动中,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创造艺术形象,在其中还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但这些都需要在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使得小学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经验和技能,从而使其在平时的生活中将其利用起来,促进其绘画能力的提升,让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加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与国家的教育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晓红.浅析小学美术课堂开设设计课程对提升学科素养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20(05):150-151.
[2]赵旖旎.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创新性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名师在线,2020(06):92-93.
[3]董伦汉.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美术鉴赏教学探讨[J].名师在线,2019(36):59-60.
[4]胡钧毅.浅议在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J].名师在线,2019(30):86-87.
[5]刘利平.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探析[J].华夏教师,2019(18):63-64.
作者简介:韩连婷,(1990- )女,安徽合肥人,六安路小学中铁国际城校区美术教师。